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 题:为青春作答 为梦想护航——2023年高考首日见闻
新华社记者
2023年高考大幕7日正式开启。考场内的学子为青春作答,考场外的人们为梦想护航。记者在北京、广东、辽宁等地看到,各地深入细致做好高考组织工作,确保高考平稳顺利,助力莘莘学子实现梦想。
爱心汇聚 点亮莘莘学子梦想
7日一早,北京亦庄实验中学高三年级主任潘启良护送150余名学生到达考点。“昨晚睡了几个小时?高考就是高高兴兴地考试!”他神态轻松地与学生们交流。
记者在贵阳市第六中学考点看到,多名老师手拿写着“沉着”“全力”“细心”等字样的标牌,给学生们鼓劲。在广州市天河中学考点,学校在入口处设置了遮阳遮雨棚,上面挂满学弟学妹们手写的祝福。
早上不到7点,辽宁省实验中学考点门前,十几位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就已经开始忙着搭帐篷,准备饮用水、文具、雨具等用品。“您好,我的眼镜腿断了,有什么办法吗?”面对一名考生的紧急求助,志愿者王来宇立即取出胶带等工具,帮助考生把眼镜断裂部位进行加固。
太原市第二十九中学校的考生家长金国安一大早就把孩子送到考点。跟平时上学路上一样,父子俩更多时间在聊天气和运动,“希望孩子明白,高考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过好每一天。”
重庆市巫山县大昌中学的120多名考生则是乘坐专用公交车,从集中住宿的酒店出发前往考场。
大昌中学位于三峡库区腹地,由于交通不便,往年考生们需要提前坐船到县城参加高考。“现在高速公路通到了镇上,今年同学们是乘坐客车进城。”大昌中学老师曹阳说,“赶考的路很通畅,也希望孩子们在考场上发挥更顺畅,走出大山走向更大的人生舞台。”
第一科语文考试结束后,沈阳市第五十一中学高三六班的张书博一出考场就跑向班主任张雨薇。“发挥出了最佳水平!”他激动地拥抱了张老师,自信的笑容感染了周围的家长和老师。
安检升级 维护高考公平公正
防范手机作弊是高考安检的重要内容。记者看到,各地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让手机“带不进”“用不了”“传不出”。
记者6日在太原市第二十九中学校考点体验了智能安检门,它可以识别通过者是否携带手机、具有存储功能的手表等智能设备,还可以显示智能设备在身体的具体位置。智能安检门的一侧还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能够准确识别考生身份。
“考试前,老师们对智能安检门进行了多次调试。与过去采用的安检设备相比,效率、精确度等更高。”太原市第二十九中学校校长翟福平说。
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第三中学招生考试办公室主任陈龄介绍,考生通过安检后,还需经过人脸识别,验证身份证照片、现场拍照和报名照片“三照合一”后,才能进入考场,之后还会再进行一次人工安检。
“往年我们会提前把考试文具发给学生,今年直接摆在座位上,学生只需要带身份证和准考证入场,考试结束后也不带走文具,下一科考试接着用。”陈龄说。
虽然多地考点启用智能安检门、增加进入考点安检环节,但记者从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到,事先测算过时间,不会耽误考生入场考试。记者也在一些考点看到,考生们都会自觉排队接受安检,在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有序进入考场。
“用技术等各种手段加强高考安检,维护了高考的公平性,也能让孩子们安心考试。”太原市第二十九中学校高三学生家长苏全华说。
保障优化 营造温馨考试环境
为让考生安心、家长放心,各地在治安出行、考试防疫、食宿卫生等方面落实落细各项保障措施,力争每个细节都想到、每件事情都做好。
“我们在每个考点周边都设置了护考岗,安排警力维护交通秩序。”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民警孙晓彤说,高考期间,所有骑警都会到路面巡逻,既为了维护好交通秩序,也为了便于考生求助。
2023年高考是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的首次高考。根据教育部要求,各地制定了考试防疫方案和应急预案,并备足备用考场、防疫物资等。
记者在采访中遇到有一个考点有考生因发热在备用考场参加考试。该考点负责人介绍,这个考点设置了3个备用考场,备用考场的布置与普通考场一致;在所有考场均放置了医疗箱,医疗箱中有口罩、呕吐包、防护服、隔离衣等。
“高考期间,考点附近医疗机构开启绿色救治通道,救护车随时待命,确保有紧急需求的考生能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治。”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卫健局医政科副科长王涛说。
今年广东为57名残障考生提供合理便利,其中有一名全盲考生使用盲文试卷参加考试。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欧阳谦介绍,语数外3门科目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这3科的盲文试卷安排专人从北京取回,并放在专门的箱子保存,避免压坏试卷导致考生无法触摸识别盲文;广东自主命题的科目试卷,由专业盲文打字员“翻译”成盲文,并请两名以上教师进行校对。
“公平高考,一个都不能少。虽然我们花费了很多精力,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欧阳谦说。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23日在杭州出席了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他称赞这场开幕式是数字创新和人文风采的完美结合。
(刘政宁、周小平)23日,第四届中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协同创新平台大会暨首届金凤干细胞论坛在渝举行,大会发布了我国首个人源干细胞国家标准——《生物 ...
罕见病诊疗确诊难、缺少药、药价高,是世界性的医学难题。近年来,我国多措并举加强罕见病防治,初步形成了罕见病“诊疗-研究-转化”支撑体系。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9月22日表示,当前,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已进入全面组织实施的关键时期,要把开展主题教育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搞 ...
9月13日,由福建省文联、福建省文旅厅联合主办,福建省曲协承办的“艺心永向党 奋进新征程”第五届福建省曲艺丹桂奖大赛在福州收官。
8月16日,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歌仔戏《侨批》在福州海峡文化艺 ...
8月19日,“音为有你,乐梦飞扬”2023闽清音乐节——童卫东小提琴教学成果音乐会将在闽清县科技馆剧场举办。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大师和音乐营的学生 ...
近日,福建省第29届戏剧会演剧本征文获奖名单公布,闽侯县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创排的原创大型历史闽剧《侯官女人》,获得一等奖并排名榜首。这是闽侯县 ...
今年是歌星李玟出道30周年,然而喜欢她的歌迷,却再也看不到她充满热情与活力的表演了。在李玟去世半个月后,榕城的李玟迷集结起来,于22日举办了一场 ...
全国优秀交响乐作品展演遴选工作已于日前结束,现公示参演作品名单。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自公示之日起计算)。
近日,作为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建院七十周年优秀剧目展演活动之一,闽剧《情缘安泰河》在闽剧艺术中心剧场上演。该剧脱胎于经典闽剧《荔枝换绛桃》,以悠扬的 ...
7月4日,中国-非洲纪实影像交流日活动在泉州举办。活动聚焦“纪实影像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主题,邀请中非纪实影像创作者与学者就影像合作、传播议题等开 ...
6月28日,作为2023“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的重要环节,纪录片《鼓岭 鼓岭》开机仪式在福州举办。
昨晚,厦门市大同中学男声合唱团亮相央视一套《经典咏流传·正青春》,该校24名高中男生登台演绎王维诗中的少年意气。
在9日进行的英超足球联赛中,利物浦在先丢两球的情况下以2:2逼平阿森纳,延缓了“领头羊”的前进速度。水晶宫凭借奥利塞的助攻“帽子戏法”,以5:1 ...
2022-2023赛季法甲足球联赛9日结束了第30轮的全部比赛,积分榜排名第三的马赛在客场被洛里昂以0:0逼平,错失了追赶联赛“领头羊”的机会。 ...
葡萄牙体育队9日晚在葡超足球联赛第27轮比赛中客场以4:3险胜“升班马”卡萨皮亚队,继续排名联赛第四,距离欧冠区还有5分的差距。
2022-2023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季后赛12进8附加赛10日晚继续进行,北京和广厦分别在主场轻松获胜,在三场两胜的赛制中占得先 ...
当日,中国女足在西班牙伊维萨岛进行赛前训练。作为备战今年女足世界杯的热身赛之一,中国女足与西班牙女足的热身赛将于11日举行。
这位不满26岁的年轻人是否还能更进一步?对于这一疑问,无论王嘉男的中方主管教练还是田径界专家都显示出信心,认为他还有不小的上升空间。
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冠军赛布达佩斯站18日在布达佩斯奥林匹克中心拉开战幕,中国选手马龙轻松晋级,陈梦逆转胜出。
2023女足世界杯是该赛事第一次扩大为32支球队参加,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合举办。根据赛程,揭幕战将于7月20日在奥克兰上演,决赛将于8月20日 ...
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10日发布了《体育总局排球中心关于选聘国家女排主教练的公告》,中国女排新任主帅的选聘工作正式启动。
根据赛程,四个小项的短节目和韵律舞比赛将于14日展开,15日进入自由滑和自由舞比拼,16日则将按照国际赛事惯例进行表演滑。
智库邀请权威学者和知名医师加入,以公益、医疗和科研为三个抓手,旨在充分发挥专家的社会影响力和专业权威性,倡导科学的健身理念,以体育促进大众身心全 ...
“看人,要找人防守,上来阻挡一下。”在广西天等县小山乡中心小学的运动场上,体育老师张世强盯着队员们训练时的跑动情况,不时提醒。
第18届建桥杯中国女子围棋公开赛本赛27日在浙江长兴大唐贡茶院揭开战幕。不久前刚获得全运会混双冠军的老将芮乃伟九段首轮爆冷不敌赵贯汝,被淘汰出局 ...
哈萨克斯坦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司司长阿利姆然·阿卡耶夫24日表示,针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备战工作正在哈萨克斯坦全面展开,希望哈国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