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全国两会精神看落实丨浙江: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率先求解共同富裕普遍性难题

2023-03-31 09:36 作者:俞菀、岳德亮、唐弢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杭州3月30日电 题:浙江: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率先求解共同富裕普遍性难题

新华社记者俞菀、岳德亮、唐弢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兜牢民生底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不断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浙江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率先求解共同富裕普遍性难题。

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增加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春游巧克力小镇,夏观碧云花海,秋收华神甲鱼,冬临文松醉氧……在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缪家村的2500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样板区里,“三产融合、四季共享”的全周期产业链令人印象深刻。

“共同富裕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产业振兴,要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这给我们村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大云镇缪家村党委书记陆荣杰说。

通过“土地+资金”“强村+弱村”等模式,缪家村整合分散土地指标,加快村级经济要素潜能释放,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5.6万元。

全国政协委员、浙大城市学院校长罗卫东说,浙江致力于缩小“三大差距”,将进一步加大在促进优质生产要素充分流动等方面投入。

走进浙江乌镇国际互联农业博览园,采摘机器人正来回穿梭,采集室内环境数据;在嘉兴王店种粮大户魏元五的麦田里,遥控无人机精准地为麦田施肥……

高水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浙江锚定农业“双强”、乡村建设、农民共富三条主跑道,牢牢扭住“数字农业”建设的“牛鼻子”,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集成应用。数字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融合互促,共同赋能浙江新农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扩中提低”行动计划,探索构建共富型大社保体系——

“国家越来越重视我们产业工人,按照今年全国两会精神,咱们的工资福利、劳动保障还有技能培训提升机会等待遇还会继续改善,咱们的舞台越来越大了。”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宁波舟山港卸船机司机郑国返回岗位后,就和工友们围绕着如何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进行了热烈讨论。他的话引起了工友们的共鸣。

据悉,拥有约350万一线产业工人的浙江省宁波市,持续探索产业发展与产业工人培育深度融合之路,产业工人收入不断提高。通过打造产业工人全链条“强技共富”体系,助力“扩中提低”行动方案落地见效。

“‘扩中提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改革任务之一,也是通往共同富裕的‘船和桥’。”浙江省委社建委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为了推动率先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浙江明确了“扩中提低”的八大实施路径以及当前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九类群体。

与此同时,为了着力解决影响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的问题,浙江明确提出“探索构建共富型大社保体系”,涵盖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互助等多个方面。

“综合救助不落一人、自负费用不超1万元”;1.8万名新业态从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占比超过44%……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湖州市市长洪湖鹏说,“今年,湖州要继续完善就业促进、民生兜底保障等一批改革政策,聚力打造共同富裕绿色样本。”

增加优质精神文化内容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在城市里,出现了屋顶上的篮球场、桥洞里的博物馆、仓库变身的书房……浙江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银边“微空间”提升便民服务和公共文化供给。随着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10分钟健身圈”“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等覆盖面不断扩大。

在农村里,演出、球赛、讲座,儿童活动中心、养老服务中心、反诈宣传中心……1.3万余个农村“文化礼堂”让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有了真实载体。“现在每次县里送戏下乡,我爸妈就像过节一样呼朋唤友,早早地等在文化礼堂。”湖州市德清县钟管镇塍头村村民王洁说。

“幸福安康既有物质层面的要求,更有精神层面的要求。”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麦家说,广大文艺界人士必须扎根人民、潜心创作,写出更多无愧于时代和未来的作品。

如今,行走在浙江的农村,常常可见当地农民正用画笔描绘乡村的美景,在田间地头舞蹈歌唱,农民画家、乡村作家、村嫂摄影队员成了他们的新身份。浙江通过着力打造“文艺之家”志愿服务品牌,由知名文艺家、青年艺术家、新文艺群体组成的一支支“文艺轻骑兵”,正在将高品质的精神文化服务送到每一个乡村角落。

关键词:缪家村,中国式现代化,数字农业,共富,扩中提低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