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出彩,技能强国——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就综述
2021-04-12 06:52:19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我来说两句 |
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 题:人人出彩,技能强国——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就综述 新华社记者 职业教育的发展,体现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现代化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走上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职业教育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 如今,我国共有职业学校1.13万所,在校生3088万人,建成世界规模最大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见效最快的方式。 从“层次”到“类型”:下活一盘大棋 长期以来,“低人一等”的偏见严重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考不上高中去读中职,考不上本科去读高职”的想法根深蒂固。针对这一误区,“职教20条”开宗明义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职教20条”还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为此,2019年以来,教育部批准27所学校独立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2021年,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其中设置了247个高职本科专业,并印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建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的国家制度。 从中职到高职专科,再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被打破。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20年全国高职分类考试招生逾300万人,超过高职学校招生总数的60%,缓解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焦虑,促进了教育结构优化。 分类考试招生成为招生主渠道,“1+X”证书制度试点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落地运行,“三教”改革持续深化……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举措频频出台。 “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构建起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有关负责同志说,我国职教发展迈入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理顺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人才培养迈向高质量 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抢手了——这是不少企业的真实感受。 近年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中,超过10%的专科生进入到华为、腾讯、比亚迪等知名企业就业,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6.97%。海口旅游职业学校与40多家企业缔结校企战略合作关系,争抢进校招聘席位的各类企业达上百家。 毕业生受欢迎,缘于培养质量的提升。对接重点产业优化专业结构,强化工学结合、注重实训、模块化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系列“组合拳”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在湖南,从2010年开始,按照“标准化培训、高强度训练、程式化管理”的模式,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都需要下到车间,培训完毕之后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调离教学岗位。 近年来,职业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服务脱贫攻坚、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职业学校开设1300余个专业和10余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有力支撑我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完善制度体系:架牢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四梁八柱 “十三五”期间,我国建立健全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轨”运行为标志,以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为核心,同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化教育改革相适应的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展望“十四五”,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将加快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技能型社会,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职业教育要做好制度建设三件大事:一是建立职教高考制度。依托这一制度,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职专科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内容上、培养上衔接起来。二是健全普职融通制度,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资源共享和理念借鉴。三是健全国家资历框架制度,规定职业教育的学生和普通教育的学生学习成果等级互换关系,进而规定在特定领域两个教育序列的学生都享有同等权利。 此外,“十四五”期间,还要在促进体系有效运行支撑条件方面加以完善,包括搭建产业人才数据平台,及时准确发布人才需求预测,科学引导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完善专业教学标准,深度开发以职业能力和学业水平为核心内容的专业教学标准,为教学质量整体提升和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支持产教融合型企业,探索建立基于产权制度和利益共享机制的校企合作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建立大学培养和在职教师教育齐头并进的双轨制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培训体系;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 “我们还要健全公平的升学和就业制度,确保职业教育轨道学生在升学、求职、工作待遇、职务晋升等方面都享有与普通教育轨道学生平等的机会。”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有关负责同志说。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