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15日电(记者 吴雨) 2018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不少企业遭遇“融资的高山”,这成为中国金融业努力破解的方向。中国人民银行15日发布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新增贷款超16万亿元。那么,这一年的金融活水都流向哪些领域,又带来了哪些影响? 央行发布的2018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去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6.17万亿元,同比多增2.64万亿元,多增量是上年同期的3倍。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称,从新增贷款的结构上看,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主的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4.95万亿元,占比30.6%,较上年下降8.6个百分点;以实体经济贷款为主的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8.31万亿元,占比51.4%,较上年上升1.8个百分点。 “在全年新增信贷中,中长期房贷占比有所回落,居民短期消费贷款和非金融企业部门贷款增速保持上升。可见,在国家政策持续发力支持民营经济的背景下,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温彬说。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介绍,2018年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比2017年有所增强。去年企业及其他单位贷款全年新增8.01万亿元,同比多增1.46万亿元;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增加1.22万亿元,增量是上年全年的2倍。 业内人士认为,在去年新增信贷投放持续增强的同时,银行同业、表外、非标等业务持续萎缩,资金空转、监管套利等乱象得到实质性改善,金融“脱虚向实”成效显著。 数据显示,2018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9.26万亿元,比上年少3.14万亿元。温彬表示,去年社融规模增量减少,主要由于表外融资持续萎缩,委托、信托、未贴现承兑合计减少;对实体经济发放贷款并未减少,而是同比多增1.83万亿元。 阮健弘表示,2018年央行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适宜的融资环境。“从效果看,人民银行投放的流动性基本上传导到了实体经济,并有序引导金融体系表外资金回表。” 2018年,货币供应的关键指标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1%,与上年同期持平。阮健弘认为,央行采取多种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一定程度上对冲了表外融资下降对M2的收缩效应,实现了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平稳增长。 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市场利率运行平稳。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未来央行货币政策仍将维持稳健格局,但政策传导效率仍需改善。“在政策传导效率进一步改善前,释放过多流动性可能使市场进入‘资产荒’模式。因此,货币政策理应保持稳健的定力,预调微调要适度和审慎。” 阮健弘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强化逆周期调节,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和针对性,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
相关阅读:
- [ 01-15]着力创新驱动 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 01-15]程京:科技创新要让百姓用得起好产品
- [ 01-15]福建三明供电:售电量再创新高 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 [ 01-15]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 [ 01-15]公安部:铁路春运旅客发送量将再创新高 安保注重四方面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