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买商业养老保险将试点延迟缴税 五大焦点要知道

2018-04-13 07:28:05 李金磊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晨 林晨   我来说两句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13日电 (记者 李金磊)酝酿多年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从5月1日起将在上海等地实施试点。这是种什么养老保险?购买这种保险有啥好处?如何才能享受延迟缴税优惠?怎样领取商业养老金?为什么要先试点,而不是全部推开?诸多焦点问题,中新网为您解读。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部署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资料图)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这是种什么养老保险?

财政部等多部门近日下发通知,自2018年5月1日起,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实施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

很多人搞不懂什么是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其实,这是一种国家给予投保人所得税延迟缴纳优惠政策的商业养老保险。

通俗来说,购买这种商业养老保险,可以延迟缴税,保费可以在一定标准内税前扣除,等到个人领取商业养老金时再征收个人所得税。

它跟职工每月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有啥区别?简单来说,基本养老保险是由政府发起,责任主体是政府,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是强制性缴纳;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是个人发起,责任主体是个人,缴费是个人缴费。

  资料图:民众在办理保险业务。韩章云摄

购买这种养老保险有啥好处?

通知明确,取得工资薪金、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的个人,其缴纳的保费准予在申报扣除当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限额据实扣除,扣除限额按照当月工资薪金、连续性劳务报酬收入的6%和1000元孰低办法确定。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张盈华表示,此次文件规定按工资收入的6%和1000元的较低者扣除,也就是说,每个月的扣除额不能超过1000元。比如,工资6000元的可以扣减360元,工资20000元的最多扣减1000元。

“这个政策旨在鼓励人们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为自己养老增加一个保障,而不是给高收入者避税用的,所以,这种扣除不是无限制的。”张盈华说。

考虑到通货膨胀、政策减免等因素,延迟缴税可以减轻个人负担。根据通知,对个人达到规定条件时领取的商业养老金收入,其中25%部分予以免税,其余75%部分按照10%的比例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计入“其他所得”项目。

  资料图:人民币。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摄

如何才能享受延迟交税优惠?

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等都是由单位代扣代缴,那么,参加商业养老保险,如何享受递延纳税优惠呢?

据悉,试点期间使用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建立的信息平台(简称“中保信平台”)。个人商业养老资金账户在中保信平台进行登记,校验其唯一性。

通知明确,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享受递延纳税优惠时,以中保信平台出具的税延养老扣除凭证为扣税凭据。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和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的个人,应及时将相关凭证提供给扣缴单位。扣缴单位应按照本通知有关要求,认真落实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政策,为纳税人办理税前扣除有关事项。

怎样领取商业养老金?

很多人关心,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是按月领取,那么,参加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是怎样领取呢?

通知明确,个人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可按月或按年领取商业养老金,领取期限原则上为终身或不少于15年。

其中,个人身故、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全残或罹患重大疾病的,可以一次性领取商业养老金。

  图为南京一所高校的退休教师们参加活动的资料照片。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为什么不全面推广?

有人关心,为什么只选择几个地方试点,而不是把这个政策一步到位全面推广到全国?

张盈华认为,目前选择几地试点,要做很多测试,需要积累很多经验:一是测试此项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二是测试对购买商业保险行为的影响,三是测试名录内产品的市场反应,还要测试单位扣缴、平台登记以及税务、银行和商业保险机构之间对接等管理与工作机制,等等。

据悉,试点结束后,根据试点情况,结合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制度建设的有关情况,有序扩大参与的金融机构和产品范围,将公募基金等产品纳入个人商业养老账户投资范围。(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