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聚焦共有产权房:让“北漂”成为“新北京人”

2018-02-13 07:48:01 王红茹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有项目“新北京人”中签率高于“京户无房”

锦都家园项目比较特殊,原本是自住房的申购,却在共有产权房到来时进行摇号。

房地产独立评论人拆哥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该项目的申购资格条件按2017年6月申购时的自住房规则走,但销售、管理和产权性质都将按照共有产权住房的政策实施。这个项目最终确认申购的家庭有16.3万户,最终可参加摇号的家庭有12.1万户。

据了解,锦都家园摇号时分为“京户无房”和“新北京人”两组。第一组为朝阳区户籍无房家庭及在朝阳区工作的本市其他区户籍无房家庭,共95965户。房源299套,占70%。第二组为在朝阳区工作且符合北京市住房限购政策的非京籍(“新北京人”)无房家庭,共25221户。房源128套,占30%。

从中签率看,“京户无房”组中签率约为0.31%,“新北京人”组约为0.51%。虽然两组中签率都很低,但“新北京人”组的中签率却超过了“京户家庭”。这个结果让崔梦辰没想到,陡增了买房的信心。

其实,共有产权住房并非近期提出,早在2014年4月,住建部即发布《关于做好2014年住房保障工作的通知》,确定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淮安、黄石等6座城市为共有产权住房试点城市。3年之后,北京正式成为继上海、淮安后,国内第三个出台共有产权住房专门文件的城市。

“共有产权住房的推出,主要是为了减轻购房者的购房压力,降低购房门槛而设计的政策。这套住房的产权是政府或者代持机构与购房人共同拥有,而住房的使用权完全属于购房者个人。”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主席顾云昌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推出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实现中央提出来的“住有所居”的目标,即人人有房住,住的房子可以是出租房,可以是共有产权房,也可以是商品房;而过去讲的“居者有其屋”,是居者都有自己的房子,全部是私有房产,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共有产权房面向的是中低收入家庭,尤其是那些想买房而且有一定能力买房、但是由于房价涨得过快又买不起房的群体。”

上海北京共有产权房思路迥异

北京市出台的共有产权房申请条件,相比自住房要严格得多。例如,申请人必须没有任何的房屋买卖记录、单身必须年满30周岁等。

目前上海的共有产权房累计签约了近9万户。上海的做法与北京相比有何不同?

房地产独立评论人拆哥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上海共有产权房脱胎于“经济适用房”的逻辑推导,申请人必须是上海本地人,且对于家庭收入和居住面积等均有着严格的限定。此外,上海共有产权房土地性质与经适房相同,也是划拨供地。而北京共有产权房更像“另类的商品房”,供地方式以市场竞价为主,不限购房人的户籍、收入、面积,但从转出记录等处着手,严格杜绝“炒房嫌疑”。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统计,从去年9月共有产权房政策出台至今,北京市共推出了5个共有产权房项目开放申购。这些项目已陆续开始进行申购登记、资格审查、摇号公示等程序。其中,中铁碧桂园作为海淀区首个共有产权房项目,因位于城六区而备受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海淀区中铁碧桂园项目套型主要为约78平方米两居共13套、约89平方米两居共603套,总套数约616套,含全装修费用销售均价35000元/平方米。这600多套房源,将按照“北京人”和“新北京人”以7:3的比例进行房源分配,分两批次摇号。

按上述数字计算,78平方米的房产总价约273万元,首付款81.9万元(北京共有产权房商贷首付比例30%);89平方米的房产总价约311.5万元,首付款93.45万元。相比首付款动辄数百万元的商品房,共有产权房对购房者的资金压力大大降低。

与锦都家园购房人占50%的产权份额不同,中铁碧桂园的购房人产权份额为70%,剩余30%份额由北京市海淀区保障性住房发展有限公司(政府产权份额代持机构)持有。这也是迄今为止北京推出的5个共有产权房项目中产权比例最高的项目。即便如此,含全装修在内单价只要3.5万元,对比周边平均单价超7万元的在售新盘,中铁碧桂园对符合政策要求购房者的吸引力依旧不小。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北京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7、8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