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为混入清华大学校园参观 一家四口藏身快递车

2017-08-06 15:13:09 匡小颖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一家四口藏身在快递车内,试图混入校园被保安拦下

暑假来临,为一睹最高学府的风采,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常顶着烈日,排队几个小时才能进入清华北大校园。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在清华、北大校园附近,集结了一批五花八门帮助游客“偷渡”进校园的商家,他们自称收取数十元费用,即可让游客不用排队就能入校园。对此,学校保安表示无奈,只能凭借经验拦截“偷渡客”。

有人招揽排队游客

花钱坐车进校园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除了遵守规定排长队进清华、北大,还有一种方式正在排队的人群中扩散。据该网友描述,自己在清华大学西门,遇到很多开黑车揽客的人。他们自称,一个人收取40块钱,就可以不用排队,坐在车里进入校园,“他们说,开车可以从清华大学东门进去,因为东门只让车进,不让人进。”

该消息曝光后,立时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表示,参观清华北大,本来就是免费的,黑车司机“钻空子”挣游客的钱很过分。

8月4日上午10点左右,北京大学东门。现场排队的游客,从队首至队尾,将近300米长。队伍中,打算带孩子参观学校的朱女士称,自己从早上8点就在这排队,“两个多小时过去了,队伍只前进了100多米。”上午10点30分左右,因为人流量过大,保安在队尾立起了“停止参观,请勿排队”的牌子,禁止余下的排队游客入园。同样,在不远处的清华大学,也有数十名游客,因为限流,没能进入校园。

  游客排队几个小时才能进入清华北大校园

但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两家校园外焦急排队的人群附近,出现一些人,他们靠近排在队伍末尾的游客,不停询问“要不要进清华北大,不用排队的”,“走路、骑车、坐车,都能进。”

快递车藏一家4口

试图混入校园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自称“花钱能帮游客进校园”的商家中,有快递员带着快递车出现在其中。8月4日,北青报记者在清华大学门口,目睹了一辆快递三轮车内,藏进4人试图混进校园,但最终被学校保安识破。

“停车!停车!”8月4日中午12点左右,清华大学东门一名保安一边大喊,一边越过路边护栏冲向路中间。此时,一辆快递三轮车正要从机动车道开进校园。与此同时,门口保安室内,也出来4名穿着制服的保安,将快递车截停。出人意料的是,从被截停的快递车上陆陆续续下来两名成年人和两名儿童。北青报记者从清华保卫部门了解到,四人是一家四口,来自河南,原本打算藏在快递车里进入校园。

“我们在西门排到12点也没排上,让我们下午1点半再过来。快递车说一个人20元,带我们进来,我们就同意了。”其中一位女士解释说,他们夫妻俩趁着暑假,带着两个儿子来清华逛一逛,但在清华西门排了一上午也没进去,又舍不得让孩子们在烈日下再排队,才出此下策。

这位女士称,从清华西门到清华东门有2公里左右的距离,他们一家四口就这样挤在2立方米不到的快递车内。

“这种行为十分危险。”保安告诉快递车内的夫妇俩。之后,快递三轮车驾驶员和三轮车都被保安扣留,而一家四口也配合保安做了调查。

对多种“偷渡”捷径

学校保安表示无奈

北青报记者探访发现,除了试图藏进快递车混进校园,还有一些人,通过收费,提供多种“偷渡”进校园的方法。8月4日下午,在清华东门外,一名骑着电动车的男子告诉北青报记者,他走“员工入口”,可以带人进清华,但一个人要收费50元。

此外,在现场,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还有一名女子,手持一张清华大学饮食服务中心的结算卡想要进门,却被告知卡已经过期了。被拒之门外的女子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是在门口,从一个人手里买的卡,花了60块钱,他说有这个证就能进去。”

而在北大附近,“北大百年讲堂”的电影票,也被一些人拿来兜售,成为了入校“凭证”。8月4日下午,北青报记者看到,有人在北大东门向排队游客兜售电影票,每张50元,称可以凭此票进入校园,随后,有一家六口购买了6张电影票,成功进入了北大校园。

对于各种各样的“偷渡”方法,北大的保安也觉得很无奈。他告诉北青报记者,近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进校园“黄牛”,“那些拿着真的证件,带人进来的肯定没有办法阻拦,但有些人,一看就知道是买了别人假的或者过期的证件,这种是要拦下来的,还有很多黑车,都已经被拦下来很多次了,还要带人往里进。”

文/本报记者 匡小颖 见习记者 李卓雅 张月朦

摄影/见习记者 李卓雅

线索提供/朱女士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