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年前,从内地途经归化、二连浩特,蜿蜒向北的骆驼商队撑起了古丝绸之路一路繁华。曾几何时,“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 今天,曾经的古道上汽笛长鸣,经满洲里、二连浩特口岸呼啸穿梭的中欧班列,乘载着沿线国家共商、共建、共享的“时代梦想”,续写着丝绸之路新的传奇。 内蒙古横跨“三北”、外接俄蒙、内连八省区,作为祖国向北开放的桥头堡,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欧亚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在这片土地上奔驰而过的中欧班列,让地处“一带一路”两端的中国和欧洲实现了跨越大陆的握手。 5月17日,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从辽宁盘锦至白俄罗斯的中欧班列(辽蒙欧)缓缓驶出,“东北制造”的轻工业商品“乘坐”在蓝色的集装箱中,奔赴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 6月7日,满洲里铁路口岸。联检大楼里一道透明的玻璃墙就是“国境线”,中俄双方的铁路办公室隔墙而设,从黑龙江省大庆驶来的首列“中国制造”豪华汽车整车专列,货运单据快速翻译后,转手就移交到了“国外”。 大道越平川,亚欧一线牵。国家规划的东、西、中3条中欧班列线路中,2条从我区出境。目前已开行的中欧班列中,60%以上途经内蒙古。如今,我区已基本辐射并互联了全国便捷高效通道,逐步打通了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铁路或陆海联运跨省运输。 3年前,首列从我区出境的蓉欧试验班列顺利通过二连浩特口岸,内蒙古与中欧班列实现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一个月后,一列来自江苏的“苏满欧”专列从满洲里出境,10天后便到达目的地波兰华沙。 从那时起,内蒙古进入中欧班列时代。 很快,渝满俄、鄂满欧、哈满欧、湘满欧、长满欧等10余条中欧跨境班列陆续“整装出发”。 数据显示,2016年,经我区二连浩特、满洲里口岸出入境的中欧班列线路达33条,跨境班列共1202列。其中,从我区始发的中欧班列有7条线路,共计开行了33列。 2016年3月25日,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第一列从我区始发的中欧班列——满洲里至俄罗斯雅罗斯拉夫尔班列成功开行。随后,赤满欧、通满欧、乌兰察布至阿拉木图班列相继开出。“本土化”的通欧班列驰骋在“新丝路”上,连续不断地写下了更多共荣、共享的精彩故事。 “我们可是响应‘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积极分子!”赤满欧班列的货物供应商——内蒙古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笑着说。在中欧班列面前,世界真的变小了。班列将运输时间缩短了十几天,还保证了运抵时限,旺盛的需求更是让赤满欧班列走上了“常态化”。 2017年4月25日,二连浩特口岸场景壮观。“钢铁手臂”正将俄罗斯开至乌兰察布的中欧班列集装箱从蒙古国的“宽轨”板车上吊起,稳稳地放置到中国铁路标准轨道的列车上。换轨完成后,列车继续前行至乌兰察布市。“从中欧班列实现重载返程以后,咱内蒙古也形成了与欧洲国家你来我往的大好局面。”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七苏木(中欧班列)物流园区副总经理马成宇激动地说。 目前,途经满洲里口岸、二连浩特口岸跨境班列回程路线不断增加,货源也逐渐增多,货物品类日渐丰富。返程货物已经扩大到板材、德国汽配、生物制药、特种建材、机械设备等种类,欧洲优质货品源源不断地进入内蒙古乃至全中国。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自治区与欧洲及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也迅速发展,物流需求更加旺盛。”呼铁局外经集团负责人刘洁说,“未来,我们还将开行更多常态化、优质化班列,不断完善中欧班列的市场体系,并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打造与当地产业特点相结合的枢纽基地,进一步服务我区相关产业,建立沿线国家有关机制,继续推动中国与亚欧各国的贸易往来。” “内蒙古处于‘一带一路’向北和向西开放推进的国际经贸走廊连接点上,从这个独特的区位角度看,建设内蒙古连接欧亚经贸过境大通道十分必要。铁路快运班列是各国进出口贸易的‘直通车’和经济联系枢纽,它的逐步兴起将有望逐步改变全球物流和产业链版图。”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付冬梅表示。 如今,中欧班列在我区不再只是一条条开放的线段,而是已经形成一张开放的网络;不只发挥货物运输通道的功能,而且将承担更多的未来使命——吸纳全球资金、资源、技术、人才等产业要素,推动我区产业与全球产业有效衔接。 穿越300多年的时光,驼铃声声变成了汽笛长鸣。雄壮的“钢铁驼队”如长龙呼啸穿越草原,连接的不仅是亚欧,还有整个世界;通向的不仅是未来,还有空前的繁荣。(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梁亮) |
相关阅读:
- [ 07-18]【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举报电话成热线 交办回复加速度 江苏首次省级环保督察动真碰硬促整改
- [ 07-18]【治国理政新实践·上海篇】“党支部是我的另一所大学”
- [ 07-17]为治国理政贡献高校智慧
- [ 07-15]【治国理政进行时·广西篇】广西南宁市推行基层廉洁工作站打通监督末梢纪实
- [ 07-14]【治国理政新实践·贵州篇】黔哨|做足做好旅游扶贫大文章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