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记者来到古坊村时,看到的是一个崭新的农村,整洁的农房,宽阔的马路,路两旁每隔33米一盏的太阳能路灯,鱼塘星罗棋布,菜地、大棚、果园已初具规模。 崭新的古坊村,村口立着一块“秀美古坊村”的牌子。 当然还有理事会成员们忙碌的身影。 邹永存管理着大棚。从建棚、引进技术、育苗到栽种,大棚里的一瓜一果都是他的心血。近来,已经陆续有县城里的游客趁着节假日来大棚采摘了。他把希望都寄托在了大棚。他说:“将来就只想把大棚搞好,这就是最大的产业。” 邹永存在大棚里育苗。(摄影:中国日报记者 左卓) 72岁的邹竹林是理事会里年纪最大的。他管理鱼塘,但自己也跟着工人们劳动,每天挑着几十斤重的鱼草喂鱼。老人家说:“看到鱼没有草吃,比我自己饿着还难受。”有时深夜里下大雨,他还会爬起来跑到鱼塘关掉进水口的水。 邹桂长原本是做建筑的,理事会让他负责露天蔬菜,这个门外汉就虚心跟有经验的农民请教。去年他管理得手忙脚乱,今年就井井有条了。他热情地跟记者介绍露天蔬菜的下一步规划,说要划出20亩来打造“亲子园”,吸引城里人带着孩子来体验种菜。 理事长邹士荣是最有成就感的。他带着记者参观果山,600亩的果园把几个山头连成一片,美国黑李、鹰嘴桃、猕猴桃、杨梅……去年9月种下的果苗,如今已长出清新的嫩叶,再过一两年便是绚烂的花海、累累的果实。 邹士荣随手拔掉果苗边的杂草。(摄影:中国日报记者 左卓) 邹士荣说:“现在我每天早晚都爱到这里走一走,有时会觉得不可思议。自己回来一两年,跟着村民们一起奋斗,为了古坊村搞起了这么大一片产业,这不就是成就么。” 但这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他说:“我们最终会把古坊村打造成会昌县的后花园,让整个县城的工薪阶层来到这里,吃得起、玩得起、住得起。” 三五年后的古坊村会是怎样一番光景呢?他满怀期待。 |
相关阅读:
- [ 05-24]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特点:紧紧围绕实现中国梦
- [ 05-23]中国梦·一线故事 撸起袖子战昆仑
- [ 05-23]【中国梦·实践者】“泰山药王”传奇
- [ 05-20]漳州市“中国梦·劳动美”焊工技能竞赛落下帷幕
- [ 05-19]聚合家风正能量 同心共筑中国梦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