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中国北方生态修复:在荒漠中“耕耘”绿色财富

2017-03-16 16:13: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曦   我来说两句

  图为在中国北方荒漠地区种出的绿色财富。 受访企业提供摄

在中国生态企业中,王文彪与2000年在沪上市的亿利集团可谓独树一帜。经过20余年的奋斗,他们把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从一个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改善成集生态、经济、民生平衡驱动与发展的生态修复和生态经济样板区。以前这里黄沙漫天一眼望不到边,现在有水有树有人家,当地牧民也靠着生态旅游挣上了钱。

亿利在29年的生态修复历程中治理沙漠面积达1.27万平方公里,创造5000多亿元人民币生态财富,商业化治沙模式已经从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成功推广到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甘肃腾格里沙漠以及中东等“一带一路”地区。目前集团科研团队正在受托科技攻关从拉萨到西宁的整个青藏高原“生态世界难题”。

同为专业的生态建设企业,内蒙古和盛生态育林公司已将上市纳入下半年规划中。该企业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其近年成功在4万亩严重退化的黄土丘陵上开展生态修复保护项目,并完成了第一笔碳汇交易。这也是内蒙古当地首个纳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机制的项目。“项目严格按照碳汇森林建设标准进行种植,并且在CDM清洁发展机制下成功进行了与迪斯尼公司的碳汇交易,为内蒙古碳汇林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企业董事长赵全生介绍道。

“中国西北将是植树造林的主战场,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从生态修复到碳汇交易,从生态育林到生态循环产业链构建,是我们的思路变化。”赵全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感慨说,绿色发展带来的收益太可观了,这些生态修护保护项目预计在未来30年,可吸收固定22万吨二氧化碳,直接经济收入数亿元,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些企业得到很好印证。”内蒙古知名经济学家盖志毅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还表示,由于生态环境的评估具有长时间尺度的特点,企业所采取的措施应更放眼长远,不能以暂时的绿色为生态环境保护成功的标志。(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