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各地治理庸政懒政情况追踪:有人因庸政懒政锒铛入狱

2016-04-24 09:51:48 翟永冠、陈尚营、刘硕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丽红 王祥楠  
分享到:

有人因庸政懒政锒铛入狱,三种为官心态值得警惕

曾经,“啥都不干难找缺陷,不做事情不担风险,组织考核没有缺点”成为一些干部的“为官信条”。如今,经过各地长时间的集中整治,这样的庸官懒官陆续受到党纪国法的处分,通报批评、调整岗位、丢官去职甚至锒铛入狱。

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湖北宜昌根据干部实绩专项考核结果,分四批对19名实绩排名靠后、群众意见较大、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进行了调整改任非领导职务、提前退休、调离岗位甚至免职。

福州市出台《关于整肃“为官不为”实行“下课问责”的暂行办法》,明确了应予以问责的具体情形。视情节轻重,可分别采取效能问责、“下课”处理、党政纪处分等方式问责,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在江西,有庸官懒官甚至由于玩忽职守等罪名锒铛入狱。江西省农业工程研究所原所长叶某,其在任职期间没有及时发现某公司在申报鉴定材料时的造假行为,造成国家经济损失,因玩忽职守罪、受贿罪被处有期徒刑14年。

天津一名检察官说,从以往全国多个地方查办的案子看,很多人认为不贪不占至少能保平安,没想到庸政懒政也会构成犯罪,因为玩忽职守丢官去职甚至进监狱。

从丢官去职到锒铛入狱,治理庸政懒政动真格收到了良好效果。但与此同时,一些党员干部和专家学者也表示,目前,在全国甚至省级层面还缺乏比较完善的制度规定和处罚依据,有些地方出现搞“一阵风”的倾向。

采访中,有基层干部和群众反映,在整治庸政懒政的高压之下,一些公职人员遇到问题能躲就躲、能推就推等现象依然存在,其心态主要包括:

——无利不想为。一些干部心惧反腐,礼品不敢收、宴请不敢去、老板不敢见,但该做的事也不做,积极性尽失,消极怠工甚至冷眼旁观。

——懦怯不敢为。一些干部认为改革有风险,干事存风险,因此宁可不干事、但求平安无事,以至于很多干部比的不是谁会干事,而是谁会“做人”。

——居功不愿为。一些干部工作时间较长、资历较老,或已接近退休年龄等待平安“着陆”,常常“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

要对“庸懒”动真碰硬,要为“敢为”创造环境

为官不为、庸政懒政、尸位素餐是对行政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果干部因为怕出错或没好处而不作为,看似什么也没做,实际上是一种隐性腐败,久而久之将严重影响发展效率。

如何根治庸政懒政、为官不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行表示,完善并落实有关法规制度是根本性措施。中央要根据实际情况发展及时对制度法规进行修订和增补。

同时,徐行建议把法规制度落实到监督检查环节中,严肃追究责任,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刘峰认为,治理懒政怠政要“对症下药”。干部的态度出了问题,就要加大激励和约束问责机制,增强“看齐意识”和责任意识,促其积极作为;干部的能力出了问题,就应帮其正确理解上级意图,加强能力建设,尽快适应新常态;执行的环境出了问题,就应在执行制度、执行文化以及执行流程等方面下功夫。

同时,要完善评价机制,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的能力、素质和绩效。刘峰认为,治理懒政怠政重在绩效考核,要用好绩效考核指挥棒,切实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认为,现在一些干部不敢为是怕惹事,应该在治理庸政懒政的同时,健全并实施容错机制,给干部创造良好政治生态,让他们敢干事、能干事。

目前,各地已开始探索建立容错机制。湖南省人民检察院近日制定下发《关于在查办渎职犯罪案件中服务和保障改革创新的意见》,规定“在履职过程中,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未达到预期效果或造成负面影响和损失的行为”等四种情形不能认定为渎职犯罪。

多位专家学者认为,建立容错机制,为干部划清红线,使其在合法、合规、合理范围内有更多施展空间,有利于推动基层形成敢于担当、履职尽责、大胆创新的氛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