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醉酒家长被学生当小偷遭数百人围堵 警方鸣枪解围

2016-04-15 07:01:41 黄筱菁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在该名家长被数百名学生围堵后,警方到现场解围图片来源于网络

4月14日,有网友爆料称,4月13日晚23时许,西安体育学院数百名学生围追截堵一个小偷,小偷最后被警方“救下”带走。据该校学生介绍,小偷在夜晚潜入男生宿舍,偷了两双袜子后被学生抓住,期间,学生与小偷发生拉扯。

然而,一天之内该事件迅速发生翻转。昨日,西安警方发布通报称,学生抓住的并非是小偷,而是一名来学校考察的家长,因醉酒呕吐不止,便随手拿起楼道内学生晾晒的袜子进行擦拭。在现场,为控制事态,警方甚至采取了鸣枪示警的措施。

北京青年报记者多方采访发现,因学生曾遭遇财物被盗的情况、该家长酒醉后的行为举止,以及一些学生在等待收看深夜的足球比赛,在多方面因素作用下,最终上演了这出家长被错当“小偷”的误会。

男子为何被当成小偷?

事发时,西安体育学院的学生小许恰好在“抓贼”的现场。她告诉北青报记者,当天晚上11点40分左右,她看到宿舍楼内的许多同学突然往外跑,感觉到外面出事的她也随着人流下了楼。“刚下楼,有人说在男生宿舍1号楼抓住了一个小偷,我就往1号楼那看了一下,一个不太高、微胖的中年男人被人围住,他们说那就是小偷。”

小许看到,最靠近那个“小偷”的人开始打“小偷”,外面的人一直往“小偷”那里挤,再外围的人就吵闹着拿手机拍照。

根据现场目击者拍摄的视频,数十名学生将一名体型稍胖的男子团团围住,期间有人撕扯着男子的衣服,并将拳头挥向男子,场面混乱嘈杂。而现场照片显示,该男子脸部有明显的血迹,衣服被脱下。

小许称,事发时她不知道“小偷”偷了什么东西,“回宿舍后,我看到微信群里大家在说,他偷了1号楼的两双袜子。”

但北青报记者在一些论坛以及该校学生的微博中看到,也有学生表示,这位“小偷”是因为偷了手机被抓。

此外,西安体育学院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该男子进入学生宿舍的时间在晚上11点多,进入宿舍的时间比较敏感。当晚宿舍值班人员在监控上看到他拿东西往口袋里装,行迹比较可疑,“值班人员就叫附近的学生把他拦住,他马上就跑,后来问他,他也说不出一个合理解释。”

为何数百学生夜晚出来抓“小偷”?

据小许回忆,当晚在学校里“抓小偷”的人非常多,至少在数百人左右。“我到楼下的时候,听到有人喊抓到小偷了,然后周围的人都聚集起来。”随后,小许看到1号楼的很多男生围在窗户旁,而在离1号楼不远的4号楼,不少学生听到动静后也跑了出来。“2号楼的女生很多都出了门,大家都沸腾了。”

小许称,当时最少3栋宿舍楼的学生闻声而动,“大概有3个系学生吧,人非常多。”

她同时透露,在“抓住小偷”后,众多学生围着“小偷”从宿舍楼下一直走到校门口,在混乱当中,有些学生被误伤。“我一个朋友被人群挤到前面去了,突然无缘无故挨了两捶,眼镜都弄坏了。”而北青报记者在网友发布的一张图中看到,有同学的拖鞋在拥挤当中被踩坏。

据现场的同学介绍,警方到达学校后,因为现场比较混乱,他们还听到疑似两声枪声。“小偷”被带上警车后,围观的人也并未迅速散开。

小许认为,之所以这次会有这么多学生参与“抓小偷”,可能是因为最近天气渐热,大家睡的不是特别早,而且“学校学生这两年经常出现电脑、手机等被偷的现象,可能大家对‘小偷’都比较气愤吧。”

校方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事情发生在晚上12点左右,有不少学生正在等待观看欧冠比赛,加之天气变暖,学生入睡较晚,闻知有人入室盗窃,短时间内引起众多学生参与围堵,并因此引起情绪激愤也在所难免。

“小偷”究竟何许人也?

众说纷纭之时,4月14日下午,西安市公安局碑林分局发布通报称,被西安体院学生抓住的“小偷”已排除盗窃嫌疑。

通报称,当晚警方接警到达现场后发现,大约有200余名学生正在围堵、殴打一名男子。由于现场嘈杂,学生情绪激动,民警通过喊话和多次劝解都未能有效制止学生的过激行为。为避免现场事态进一步扩大,民警果断鸣枪示警。

经查,该男子系兰州市某单位职工,因其子要报考西安体院,想实地查看学校境况,便于13日晚23时许,在和朋友喝酒吃饭后,独自乘出租车来到体院。

当该男子步行到院内一号男生宿舍楼内查看时,因饮酒过度,呕吐不止,便随手拿起楼道内学生晾晒的袜子进行擦拭,被宿舍楼管理员发现,误被当做盗窃嫌疑人,并遭到学生围追和殴打。经民警反复调查并调取现场监控录像,初步排除该男子作案嫌疑。

在通报发出后,西安体院表示,个别学生在处置过程中有随意动手扭打嫌疑人现象,这是不当行为,也是法制观念淡漠的表现。学校将在全院师生当中全面开展法制教育。

文/本报记者 黄筱菁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