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清明节来临,人们通过敬献鲜花、栽种绿植、网上祭扫等绿色文明方式,寄托哀思,缅怀先人。 上午9点,在苏州凤凰山公墓内,正举行着一场集体树葬公祭仪式。有79户家庭参加了公祭仪式,逝者家属们亲手洒花覆土、轻扬轻铺,将装有骨灰的红布袋安葬。一位家属将承载着思念的黄丝巾系在心愿树上。他表示,这样更贴近自然,买墓地的话对生态也会有影响,所以考虑的是树葬,这种方式比较好,拜祭也比较方便。 随着文明祭扫、生态安葬深入人心,记者发现过去人们普遍采用的烧纸钱、元宝的祭祀方式已逐渐发生改变。 今天上午,在江苏南通市各公墓,各种文明祭扫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很多市民手提鲜花、水果前来祭扫,市民陈女士是文明祭扫的支持者,她说以前烧纸有污染,现在带了水果来祭拜一下就行了。 这两天,吉林通化市南山福园和三仙峰墓园每天接待祭扫群众2万多人。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来祭祀的市民很多都拿着鲜花,部分携带烧纸的市民通过工作人员劝阻,也都表示理解。市民隽女士觉得通化市开展文明祭祀的活动让环境变好了,不像以前一出来的时候到处都是烟味。 网上祭祀也为这个传统节日注入了新元素。和父母在三门峡做生意的张伟,老家在新疆,因为没时间回去祭祀,只能借助互联网祭拜先人。他在网上注册申请了一个灵堂,把爷爷奶奶的名字打上去,就可以祭拜缅怀了。这种方式既低碳又经济,还节约了时间。 最近,安徽淮南广大的高校学生正流行“微祭奠”。安徽理工大学大二学生刘勇今年清明前并没有像往年那样,回阜阳老家和家人一起出行祭祀,而是响应学校号召,选择在微信这种网络媒介上悼念亲人。他认为通过网络祭奠亲人,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你的亲人之前做的事情,把怀念亲人的那份感情发在网络上,可以让更多的人和去怀念亲人,这也是一种孝敬方式。 |
相关阅读:
- [ 04-03]清明小长假首日迎23万人次祭扫 鲜花多了烟灰少了
- [ 04-03]清明踏青祭扫忙 常山投入200多万元福寿堂新馆亮相
- [ 04-03]平和法院清明祭扫烈士墓 红色教育续写光荣
- [ 04-03]清明首日迎祭扫高峰 厦门23.3万 泉州6.6万人扫墓
- [ 04-03]清明节小长假第一天 泉州市区6.6万人到两园一山祭扫
- [ 04-03]清明祭扫高峰期 网上祭奠 “微祭祀”等方式受推崇
- [ 04-03]各方做好服务保障 迎接清明祭扫高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