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过去种田 现在搞高科技公司
2016-03-12 10:58:57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
华为、腾讯、格力……数据显示,广东共有科技型企业超过5万家,其中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507家,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8230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柴火创客空间已经在全国复制近20家,吸引了22万人。”深圳市市长许勤代表说,深圳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已经形成联动,“我们就是要靠技术创新,推动产业不断发展、不断壮大规模、提升水平,形成未来的产业竞争力”。 要处理好“新”与“旧”的辩证关系。 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以深圳为例,生物、互联网、新能源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渐成规模,产业增加值超过70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高达40%;生命健康、海洋经济、航空航天、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等五大未来产业规模已超4000亿元,成为新的增长点。“创新是互联网发展的生命线,‘互联网 ’融合创新将带给各个行业新的生机与活力。”深圳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代表说。 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美的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袁利群代表介绍,该集团每年拿出一亿元支持员工创业创新,所有员工都可以通过开放式创新平台申报自己的创业创新项目;通过路演评审后,创业团队就能得到孵化资金,以及工作场所、实验室等全方位支持。“制造业传统的粗放增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有实力的大企业要构建高水平的研发机构,专注用户研究,建立产品开发、个性技术研究、共性基础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开发体系;有条件的要面向全球布局研究机构,引入世界级高端人才和多样创新文化,成为本领域的‘科技创新领跑者’。”袁利群代表说。 要营造好人才的蓄水池。 只有两所“985”高校,历来是广东教育的短板。全国两会前夕,一场教育部推介“广东高水平大学”的专场发布会让大家改变了对广东教育的传统印象。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代表介绍,一年来,通过在5所高校试水下放岗位设置权、公开招聘权、职称评审权等,广东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参建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建的科研转化平台近500个,成为集聚创新资源的新载体。 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拓展发展动力新空间——广东的创新实践充分说明,只有“十个指头弹钢琴”,才能真正弹出和谐、美妙的“创新协奏曲”。 构建新体制—— “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高效转化、创新价值充分体现的体制机制” “广东经济体量大、带动力强,要为国家作更多贡献。”9日,李克强总理在参加广东团审议时希望,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当好排头兵,勇挑重担,为顶住经济下行压力提供有力支撑,发挥更大作用带动全国。 殷殷期待,重任在肩。一连几天发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闪现在每一位代表脸上。 先行一步,很多束缚得以提前挣脱——《关于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的意见》《关于加快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强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建设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等相继出台,顶层设计日渐清晰,创新驱动不再“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 更早遇到问题,更深的思考也由此沉淀——步子还要迈得更大,体制机制还要更加完善。 广东宝丽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宁远喜代表说:“法治中国的建设、信用中国的建设,都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这些不到位就会造成市场运行低效,交易成本增高,信息流通不对称,契约遭到破坏,创新环境也就无从谈起。” 佳都集团董事长刘伟代表直言,创新驱动战略很多还停留在理念上,尚未完全落地见效。“建议政府改革现行的运营机制,搭建好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特别是建立以市场化目标为最终成果的评估机制,并从科技成果处置、使用、收益管理以及探索科技成果市场化定价等方面尽快出台具体机制。此外,还要完善法制,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 “长期以来,科技人才的创新动力得不到释放,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企业自主创新乏力,产品不能满足市场供给侧的需求,导致供给体系总体上仍是以规模化、标准化产品为主,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瑞爱代表建议,要尽快实现科技研发与市场需求的对接,让科技创新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品牌竞争力,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动机。“原来高校是以文章为王,以后应以成果转化为王。如果科研成果能够转化为效益,企业就会加大投入,企业构建创新平台,从而有了创新力,就能真正成为国家的科研平台。”他补充说。 所有这些,为广东标注下“创新驱动发展”排头兵的印记,也为全国各地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改革样本。 (光明网 邓晖)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