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给基础研究一个“慢”空间——代表委员建言基础研究发展

2016-03-04 20:26:28 安蓓、陈国洲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张海燕 孙靖  
分享到: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题:给基础研究一个“慢”空间——代表委员建言基础研究发展

新华社记者安蓓、陈国洲

近期引力波的发现把舆论热点引向国内基础研究,也引发了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

几十年做一件未必成功的事情

“现在一些市场主体比较心浮气躁,急着赚钱、急着上市。部分政府部门也抱着同样的心态,有的基础性研究要求企业6个月到1年就出成果,殊不知在一些攻坚领域,5年突破已属不易。”曾在雅虎负责全球云平台、2008年回国创业的姚宏宇感慨地说。

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项目历经几十年,才发现引力波的信号。这个项目还是幸运的,位于意大利、德国等地的诸多项目也在寻找引力波,却没有找到。

对于一个人来说,几十年可能意味着用整个工作生涯来做一件未必会成功的事情。“其间甘苦自知,但这就是基础研究。”全国政协委员、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院长杜惠平说,以物理学为例,从设想的提出、模型的建立、体系的形成到最终技术成型是个漫长的时段。“很多基础理论起初就是个猜想,有的被论证了,有的被证伪了。但即使被证伪,也不能说没有意义。”

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王本朝说,在急于取得成果、急于获得收益的社会氛围下,基础研究有时不得不被制定为短期计划,而短暂周期本身就与基础研究不相适应。

“基础研究最要不得急功近利。”全国政协委员罗永章建议,在全社会塑造崇尚科学、关注科学家的氛围,对踏实奉献的科研工作者给予应有的理解、尊敬和礼遇,为他们潜心研究创造条件。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基础研究管理体系,并给予基础研究“非诚勿扰”、内外安静的环境。

“目前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和支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杜惠平委员说,建议培养更宽容的治学创新环境,容许从事基础研究的人能够从事热爱的工作,而不以苛刻的绩效量化考核要求出成绩,不然只能起到反面作用。

基础研究的无用之大用

“中国古代有庄子‘无用之用’的论述,古希腊时期有对‘无用之学’的实践,这恰恰说明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李兰说。

一些人认为,基础研究要么出不了什么成果,要么就是清谈、空谈,脱离于社会。小胡本科就选择了历史专业,硕士毕业后做了公务员。“刚考到北京上大学时,家乡人都恭喜我,但一问专业就不说话了。”小胡说,“虽然现在从事的工作和专业没有直接关系,但历史学深深影响了我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在工作中受益匪浅。”

“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在最初可能没有明确应用目的,甚至看不出有何应用前景,然而一旦取得突破就有可能带来划时代的意义。”杜惠平委员说,而人文领域的基础研究关注人的历史活动和精神世界,同样很慢,却具有认识社会、引导社会、传承人类文明的功能。

王本朝委员认为,基础研究并非脱离社会需要。“科学的突破点往往就在社会需要和科学内在逻辑的交叉点上。”他说,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犹如人之双臂、不可偏废,应用学科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基础学科却能带来社会效益以及知识、观念变革。

李兰委员今年带来的一份提案关注基础研究。“作为对策研究的理论土壤与分析方法支撑,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她建议从国家层面,提高智库建设中基础研究与对策研究并重,从政策支持、资源分配、体制建设等方面为智库的基础研究提供更有利的支持。

一旦突破前景广阔

西南山城重庆,一个涵盖石墨烯制备、材料应用开发、终端产品制造的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去年实现综合产值66亿元。

2013年初,中科院重庆研究院研发出国内面积最大的单层石墨烯薄膜,重庆市迅速跟进完善创新链、打造产业链,启动科研人员股权激励试点,创建石墨烯研究院,引入社会资本开展后续应用开发。

“石墨烯这样的前沿技术取得突破后,一旦打通产业链将带来非常广阔的商业前景。”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技术评估与转移服务中心主任杨帆说。

“基础研究做得好,并且科技成果转化能跟上,就能产生巨大的效益,并为相关学科学生提供充足且优质的就业机会。”罗永章委员向记者举了胰岛素的例子,“我国是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如果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率能够达到西方国家的平均水平,每年仅胰岛素市场就有4000多亿元。”

杨帆代表说,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是相对漫长且风险较高的过程。要创新基础研究的科技金融支持模式,保持投入的连续性;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要加强技术与市场前景的科学系统评估,既要尽可能规避风险,也要防止热门项目一哄而上,造成投资浪费。

代表委员们认为,做学问要看社会和学科的长期发展。“人才和创新研发环境是关键。要形成有利于人才培养和吸引人才投入研发的良好机制,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社会氛围和工作环境。”杨帆代表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