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网友眼中的央视猴年春晚是啥样?各方观点犀利点评

2016-02-08 20:56:33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2016央视猴年春晚在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大家对于这场除夕夜的传统盛宴是否满意?来看看各方观点。

人民日报:向着梦想进发

人民日报头版今日谈栏目发表了标题为《向着梦想进发》的文章。文章说拉开春晚的帷幕,这是一个《发光时代》,每个人都有《小梦想,大梦想》,不畏艰险、拼搏向前。那《华阴老腔一声喊》,喊出了士兵的斗志、将军的不屈、和平的气势,喊出了《冲向巅峰》的勇气…… “你我中国梦、全面建小康”,正如春晚主题所揭示的,梦想相通、心意相融,信心的主旋律汇聚起非凡力量,共同托举起全面小康的夙愿。

不管你身在何处,这一夜欢乐祥和,这一夜真情感人,这一夜属于东方的中国、梦想的前方。带着坚定的信心砥砺前行,让我们向着明媚的春天进发。

  光明日报:温暖的在家感满满的获得感

今天出版的光明日报也发表了题为《春晚:温暖的在家感满满的获得感》的评论员文章。文章说“难忘今宵”式的约定,早已成为观众与春晚之间彼此的一种默契。

三十余载,春晚演播室外的社会价值和娱乐审美一直在变,演播室内的节目形式和舞美灯光也一直在变,但有一点始终未变,就是在春晚的舞台上,始终有你我的关切——小梦想和大梦想,始终有“在家感”——亲人的陪伴与“我们”的归属,始终能摸到“脉搏”——民俗的内核与时代的精神,也始终能戳准我们的泪点和笑点。

新旧转化的时节,不管你承不承认,春晚就是那个共同的“精神火炉”。东西南北中联欢联动,团圆与喜乐的“年味儿”弥漫于广袤的国土;“海味儿”《茉莉花》的惊艳绽放,让“共看明月应垂泪”的家国情在心中升腾。时光斑驳,我们在《父子》中感受醇厚亲情、感恩入心;大爱无声,我们也在《六尺巷》中感受和谐宽容,礼敬入脑。接地气的《放心吧》针砭时弊,让我们“笑后有思考”,“郭子”5万元的“奇遇记”则让我们在笑中体味反腐中的“获得感”。

专家点评:猴年春晚释放正能量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智锋认为,猴年春晚最突出的就是一个字——精:“包括它的精神、精品,以及制作的精美,这台春晚给我们一种积极向上、热情奋进、大气磅礴的精神价值取向,其内在的意义非常地深入到位。”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表示,猴年春晚更接地气了:“从基层当中吸取很多很好的艺术经典汇集到春晚当中来,这是非常难得的,因为它走基层、贴近百姓了,同时又有艺术上的升华,充分解决了高原和高峰的问题,体现了今年春晚非常不同的特点。”

今年春晚语言类节目聚焦家国情怀和社会热点,反映九三阅兵的小品《将军与士兵》紧密结合现实,主题突出,震撼人心。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