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今年开始实施的最具轰动效应的政策非全面放开二孩莫属。可是,很多人喜迎“二孩时代”到来的同时,也有一部分人在发愁。儿科医生就是发愁的对象之一。“二孩时代”带来的儿童越来越多的客观现实,将给我国原本儿科医生就紧缺的现状雪上加霜。 《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1千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生,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表示,我国儿科人才短缺是个突出问题,未来多部门将会从教育、职称评定等多方面解决这一难题。 杨文庄表示,在教育方面,要加强产科、儿科、专科学历教育的人才培养,进一步开展助产士、儿科医师的转岗培训。在职称评定、薪酬分配方面,要给予助产士、产科医师、儿科医师、护士倾斜,改善这些医护人员的待遇。 拥有足够的儿科医生资源关系到祖国花朵的身心健康。面对这场硬仗,政府开始出击了。那么,儿科医生紧缺是不是只存在于中国?其他国家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有什么值得借鉴的解决办法呢? 在美国,医生是一个人人艳羡的职业,家长们以自家孩子能成为医生为荣。医生不仅社会地位高,而且收入高。然而,美国也急缺儿科医生。曾在美国留学的李玚介绍,其主要的原因是儿科医生的收入在众多专科医生中几乎垫底。 李玚介绍称,在美国,按医生所属科室不同,有内科、外科、神经科、妇科等等。按这些分类的话,儿科医生的收入排在倒数第二位,最后一名是住院医生。成为一名儿科医生对医学院学生来说,动力相对不足。如果要成为正式的儿科医生,首先要读完医学院,其次还要成为若干年的住院医生,之后才能成为正式医生,前期需要投入10年左右的成本。和别的医生相比,投入相同,但从业以后的收入不是特别令人满意。 儿科医生的收入虽然比不上其他医生,但比起普通职业,美国的儿科医生也算是高收入。 李玚介绍称,儿科医生的年薪大概是十几万美元,工资标准和职称挂钩,但和他照看的医患人数以及给患者看病过程中开药的药量是没有关系的。不管看多少病人,工资是固定的。在美国社会,这个工资不算低,但在医生行业中不算高。 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儿科医生紧缺也是一个普遍现象。为此,医生也算是容易移民澳大利亚的群体了。澳大利亚华人胡方表示,澳大利亚儿科医生入门门槛很高是紧缺的一个原因,但与中美不同的是,儿科医生的收入却是可观的。 胡方介绍称,每年,澳大利亚移民局需要从海外引进大量的儿科医生,以面对国内儿科医生不足的状况。但紧缺并不意味着对儿科医生从业资格的要求和引进海外人才时的要求会降低。澳大利亚对于儿科医生的学历要求、从业经验和英文要求都非常高。从澳大利亚高中升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来看,医学包括儿科的录取分数线往往是学校所有学科中最高的。高要求同时带来高收入,澳大利亚儿科医生目前的平均收入是14.9万澳币左右,约合70万人民币。这个数据高于眼科医生、放射科医生等医生类职业。 除了门槛高之外,澳大利亚的儿科医生工作压力也非常大。胡方表示,澳大利亚的儿科医生接的不是急活儿就是难活儿,平常的小病小痛到不了他们手里。 胡方指出,在澳大利亚医疗体系中,并不是孩子一生病就要去看儿科。通常来说,家长首先要带孩子去看自己的家庭医生,有点类似于国内的门诊医生,只有在家庭医生认为自己无法应付,需要专家来确诊的情况下,才会开具转借信,家长凭借转借信才能见到儿科医生。另一种情况是突发急诊,比如半夜突发高烧,家长也可以带着孩子直接去儿童医院急诊室。所以,通常情况下,儿科医生面对的不是较为复杂的病情,就是特别紧急的状况,担子非常重。 在德国,医生的入行门槛高不可攀,儿科医生也不例外。《全球华语广播网》德国观察员薛成俊表示,德国为了优化资源配置,要求各个区域内的专科医疗资源要保持均衡。因此,各大医院、专科医院、私人诊所平均分布在各地,不存在哪个科紧缺的问题。 薛成俊介绍称,在德国,想成为一名医生并不容易,虽然没有高考,但医学院根据高中毕业成绩录取时,基本上都是成绩最优秀的学生。进入学校的门槛首先比很多其他专业高得多。其次,在德国开诊所也不容易,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为了优化资源配置,避免恶性竞争,德国对一个区域内的诊所数量有限制,比如在某一社区,不能开上几家同一专科的诊所,而是不同专科的诊所均匀合理配置。儿童医生也是如此,除了儿童医院、医院儿科等,德国还有很多专门的儿童诊所。 与澳大利亚的情况类似,德国的小孩子看病,小病小痛一般也是先去诊所就诊。不过,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有名的儿科专家也是不容易请到的。 薛成俊介绍称,德国人看病通常不是马上去医院,而是去诊所,所以儿童诊所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卫生保障。除了刚出生时在医院完成第一次检查,其他所有阶段的检查以及打预防针等都在诊所完成。而诊所里的儿科医生非常和善耐心。在德国,看病不需要预约,儿童也是一样。不过由于儿童容易出现突发病症,也可以随时打电话给医生前往诊所就诊。总的来说,儿童基本健康保障非常好,很难想象会出现看病难的问题,而且连医生开具的药物都是免费的,通过医疗保险来支付。 |
相关阅读:
- [ 01-05]全面二孩放开 41岁孕妇熬了五天省下五十万
- [ 01-02]“全面二孩”实施首日 厦门迎来首个二孩宝宝
- [ 12-30]2016年开年一批新规将实施 全面二孩政策元旦落地
- [ 12-30]“全面二孩”带来商机 月嫂档期满医院储备人员
- [ 12-29]外媒聚焦“全面二孩”:中国政策影响世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