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科技 > 正文

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院士回顾科研历程:三十余年如一日

2016-01-11 07:30:55 谢盼盼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中新网杭州1月10日电 (记者 谢盼盼 实习生李晨虓)10日,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浙大一院)“终末期肝病综合诊治创新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一等奖成果发布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团队领衔人郑树森院士和李兰娟院士回顾技术从无到有,攻难关再到创建肝移植“杭州标准”,引领了肝癌肝移植国际标准变革的过程。

在8日举行的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浙大一院郑树森院士和李兰娟院士共同领衔的“终末期肝病综合诊治创新团队”项目,荣获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一等奖。这是浙江省医学领域所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一等奖,代表着对中国科技最高水平的认定。

中国是肝病高发国家,目前有各类肝病患者逾1亿例,其中肝衰竭等终末期肝病约800万,每年新发肝癌35万,占全球总例数的55%。

“全球每年新发100例肝癌当中,有55个是中国人。这样的难题,我们不去解决谁去解决?于是确定以‘提高终末期肝病诊治水平,降低重症肝病患者死亡率’作为团队的目标和方向。”郑树森说。

李兰娟道出了研究人工肝技术的初衷。“几十年前,我接到了一个年仅二、三十岁的爆发性肝炎病人,我们当时束手无策,眼睁睁的看着他死去。在那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攻克人工肝技术的难题,挽救这些生命。”

肝脏移植则是世界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由于其技术复杂、手术难度大、风险系数高,同时又涉及免疫学、影像学、病理学等众多医学领域,始终处于生命科学发展的最前沿。

然而,在1993年之前,中国在肝移植技术领域仍是一片空白。当年,郑树森院士将肝移植技术从香港带回来,成功完成当时首例肝移植手术,填补了这一空白。很快,在他的领导下,医院组建起了一支肝移植团队。目前,团队已经成功开展肝移植1837例,患者术后3年存活率居国际领先水平。1986年,李兰娟开始带领团队进行人工肝研究,经过十年的努力,创建了“李氏人工肝系统”。并在1993年后,与完成国内首例肝移植手术的郑树森团队积极展开合作。经共同研究发现,患者通过人工肝治疗,可为慢性肝病急性发作引起的肝衰竭患者赢得做肝移植的宝贵时间。

团队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终于在人工肝联合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获重大突破,一举攻克肝衰竭高病死率的国际难题,5年生存率由60%提高至80%以上。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