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访惠聚观察二】喀什农村:从百姓不敢“打鼓”到“鼓声震天”

2015-12-29 21:39:55 张子扬 来源: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开栏语】12月27日起,《最后一公里》陆续刊发特约观察员张子扬在南疆探访“访惠聚”工作组的采访报道。每一个如尘埃般微不足道的农村故事背后,却都是一个个苦辣酸甜交织的“复杂”人生。也正是从站在南疆农村土地的那一刻起,记者才真正领悟到在这里工作的不易与艰辛。“访惠聚”工作的开启,对于处在这个时代、涉及“访惠聚”的每个人,或将步入新的人生征程,南疆父老乡亲的命运,亦将由此改写。

《最后一公里》特约记者张子扬 喀什报道

“鼓乐敲响”的地方“鼓声震天”

入冬后的岳普湖县阿其克乡亚博依村,辛苦了一年的农民摘完最后一茬棉花,迎来了农闲时节。年轻人盘算着利用这段时间外出打零工,勤劳的女人们操持着家务,上了岁数的老人们则悠闲地坐在村头,享受着冬日的阳光。

不过对于80岁的买买提依明·吾休尔来说,属于他的繁忙“时刻”才刚刚拉开帷幕。得知第二天9时村里组织那哈拉鼓乐队集中训练,老人兴奋地从炕上跳了起来,拿着电话呼叫85岁的堂兄,通知他训练的消息。

老伴儿则在一旁叮嘱道:“小心把你的老骨架蹦散了”。

“你个妇道人家懂啥!”买买提依明冲着妻子喊了一嗓子,挤了挤眼睛,咧着嘴笑了。

记者不明白一次鼓乐队的常规训练为何会让老人如此亢奋,他的妻子解释道:“敲响那哈拉鼓,是丈夫一辈子的梦,等了十几年,他终于可以释怀了。”

这个位于喀什地区岳普湖县西南部的村庄,直到第二天8时35分,太阳才钻出地平线。一夜没睡好的买买提依明穿上厚厚的冬装,向着村里的百姓大舞台出发了。

沿着“访惠聚”工作组新修好的柏油马路,老人走得飞快。他担心迟到影响整个鼓乐队的排练,“作为宗教人士,大局观不能少。”

8时55分,买买提依明抵达排练点后,鼓乐队的成员来得并不太多。不过他的堂哥热合曼依明比他来得还要早,一个人半蹲在台阶上,比划着鼓点节奏。

因为买买提依明的特殊“地位”,其他成员将最中间的位置留给了他。作为那哈拉鼓世家的传承人,买买提依明所掌握的乐感和技艺,自然享受得起这份殊荣。

拿着用柳树枝“特制”的鼓棒,几次调试鼓声,老人往左边的配鼓洒了一些水,这样做是为了让鼓声更为浑厚。

10分钟后,由80多人敲响的《欢天喜地庆丰收》,将整个亚博依村带入到震撼节奏中。老人如痴如醉甩动着上身,敲击的鼓点刚劲有力。大舞台的院子外,多位村民被鼓声吸引,驻足聆听。

连续敲击了一阵子,老人脱掉厚厚的外衣,浑身冒着热气,“我太高兴了,太高兴了!”

身为“总指挥”的塔来提·吐尔地站在舞台边,看到老人的那分喜悦,泪水禁不住在眼眶里翻滚。

曾几何时,被誉为“鼓乐敲响的地方”的亚博依村,敲吹乐器一直是当地人最为自豪的“先天优势”。男女老少每逢重大节日来临时,都会在村头敲起那哈拉鼓,吹响唢呐,享受欢庆的时刻。

但这个敲鼓的传统大约在十年前受到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整个村子乃至南疆部分地区,婚丧嫁娶再也听不到人们发自内心最纯粹的声音。久而久之,敲那哈拉鼓,成了违背了伊斯兰宗教教义的“不当行为”。

那段时间,买买提依明只能躲在家里偷偷 “自娱自乐”一下,妻子知道丈夫内心的苦闷,却无能为力。

“好在还有塔院长和‘访惠聚’工作组,是他们让亚博依村、让丈夫的天空变回了蓝色。”买买提依明的妻子说。

她所说的塔院长,是村鼓乐队“总指挥”塔来提·吐尔地。今年初,响应自治区党委号召,身为新疆艺术学院副院长的塔来提积极报名参加 “访惠聚”工作,从乌鲁木齐来到1000多公里之外的亚博依村,担任住村工作组组长。

“说实话,刚来的时候怎么开展工作,确实很费脑筋。”在塔来提的手机备忘录中,曾这样写道:“快点走村入户了解实情,与村干部、党员齐心协力摘掉‘软弱涣散村’的帽子,将去极端化摆在突出位置,让‘鼓乐敲响的地方’重现‘鼓声震天’,凝聚人心。”

怎么去极端化?如何加强民族团结?他想到了敲响那哈拉鼓可能是非常贴切的方式,“关键是村民有强烈的需求。”塔来提告诉记者,住村第五天,他问村民,我们组织一支鼓乐队怎么样?有人支持,也有人担心这么做会被骂。

除此之外,不少村民对塔来提的身份也有不少质疑:一位担任艺术学院的领导,能给村里带来哪些改变?他懂农村工作吗?

在一系列的质疑和不解面前,塔来提曾给妻子打电话说:“老百姓多年来的精神寄托被一股灰色的思想压抑,甚至连呼喊声都没有。伊斯兰教何时拒绝过鼓乐和音乐啊!”

为了冲破极端思想覆盖在这个村子的阴霾,塔来提找到了买买提依明,说出自己的想法。老人说:“你身后有党和政府,只要你组织,我会第一个出来敲鼓。即使被人骂,被人打死,我也会为了这件事豁出去,正义总会压倒邪恶的。”

那一次,塔来提被群众的心声打动了。

在塔来提的脑海中,“三八”妇女节当天发生的那一幕可能永远无法抹去。他从外面购置了60面鼓,草草组成了30人的鼓乐队,敲响了这个村子十年来第一首不太完整的《欢天喜地庆丰收》。

这一敲,四面八方的村民都来了,将村口道路挤得水泄不通。人们脸上的表情有质疑、有平静,但更多的是欣慰的笑容和喜极而泣的泪水。

也就是从那天起,亚博依村的鼓声传遍了整个乡镇,甚至岳普湖全县都知道了“鼓乐响起的地方”,知道这个村子来了一位“总指挥”,来了替他们办实事、敢扛重担的工作组。

“时隔9个多月,通过一支鼓乐队让这个村庄产生这么大的凝聚力,您的心里会不会感到些许安慰?”

面对记者的问题,塔来提说:“何止是安慰,可以说是享受,全体组员都非常享受。”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相关评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