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小星 发自河北廊坊
离北京最近的地级市河北廊坊启动长达10天的雾霾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12月10日上午,空气质量指数(AQI)357,环保局副局长李春元的电话被打爆,因为廊坊实行车辆单双号限行,咨询、质疑、抱怨……纷至沓来。
尽管如此,他上午在市建设局一场探讨扬尘治理的会议上,依然收获了灵感。他掏出随身携带的一张A4纸,记下了偶然听到的几句顺口溜。他琢磨着,如果要写“雾霾三部曲”的完结篇,这可以用上。
从第一部《霾来了》到第二部《霾之殇》,这位环保局长在过去一年,为治霾写下近60万字的畅销小说。他坦言:“我的小说,几乎找不到艺术上的价值,只是想给人类治霾留下一处思考的空间。”
两本治霾小说引爆舆论
53岁的李春元选择不戴口罩,虽然鼻炎让他对雾霾天格外敏感,虽然他连连说不戴口罩不值得提倡,他唯一的顾虑是:如果老百姓看到治霾的人自己都戴口罩了,会不会客观上制造恐慌?
他是土生土长的“廊坊娃子”,部队新闻宣传出身,2008年,他转业回故乡,进入廊坊市环保局工作,主管环保宣教等方面。
2013年,从中央到地方,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得到更大力度的支持。李春元说,那是环保执法腰杆子挺得最直、力度最大的一年。与此同时,“霾”走入公众视野,成为2013年年度汉字。“小时候常听讲‘狼来了’,现在是‘霾’来了”,之前曾发表过短篇和中篇小说的李春元,开始摸索着写一本与本职工作结合的长篇小说,他的动机,是“迫切让公众知道霾、了解霾;迫切让公众知道环保人的奉献与不容易;迫切期待让公众参与霾的防治与行动”。
雾霾和写小说的环保局长,瞬间在今年春天引爆舆论关注。几乎令人猝不及防,30多万字的《霾之殇》在今年11月紧锣密鼓地出版。在这部新作里,只追求GDP、制霾多端的“胡县长”得了抑郁症,60多名被列为考察对象的干部没有一人愿意当环保局长……GDP与治霾的相克相生、官场的博弈更为“血淋淋”。
李春元说,《霾来了》是在过去人们对雾霾不了解的情况下,让人们知道霾为何形成、怎样预防,而《霾之殇》,则上升到对雾霾科学治理的层次:“殇”的本意是指幼年夭折,包含希望雾霾早日消散的愿望。
“有血性的领导”
“有些话,你们看了可能不觉得有什么,但官场中人看了,简直触目惊心。”为了不被人对号入座,李春元特意把小说里的很多地名用字母代替。没想到,第一本小说出版后,他仍旧因此受到一些官员的不满和质疑,更有人直接循着小说情节来质问他。“我不怕写小说得罪人,坦诚地说,有些官员既然对治霾不上心,又何必抠着小说情节不放?”李春元在第二本小说里反击。
“写小说时有顾虑吗?”面对钱江晚报记者的提问,李春元用力摇头:“我的顾虑太多了,没有一点顾虑,什么都写,还是政府官员吗?顾虑重重,写小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小说是最能真切婉转表达,又回避很多问题的艺术形式。”尽管如此,帮李春元整理书稿的办事员樊博,还是会常常劝他,“李局,这段太‘猛’了,还是删了吧。”
李春元明白,如果按照官场“潜规则”来看,今年53岁的他,已经基本属于“没有太大提升空间,只求平稳着地”的那批干部。“正常的规则里,我算是不守规则的人,但我是一个尊重规则的人,虽然外人看着我不太稳当,老想表达。”李春元把“老想表达”重复了四遍。
多位受访者的印象中,“耿直、敢言”是被提及最多的词汇。和廊坊市环保局紧密合作的PM2.5特别防治专家小组执行负责人王奇锋说,李春元是难得的“有血性的领导”,“他即使和市长书记在一起,也是直言不讳,而且他也尊重知识,很多官员根本不会听你解释,但是他会记,再用最老百姓的语言说出来。”
李春元给钱报记者展示了自己两沓厚厚的手稿和几百支写到干涸的水笔,“我相信《霾之殇》会引发爆炸,炸开雾霾背后的黑心和丑行,炸开向污染宣战的新路。”
10号下午,廊坊空气质量转为良,李春元催着工作人员把廊坊市暂时解除单双号限行的消息,通过网站、微博等f发布,“能扩散快扩散出去”,“政府办事磨磨唧唧,(老百姓)得恨死我们。”
官员不能唯唯诺诺吃现成饭
记者:《霾之殇》出版后,你得到的评价和《霾来了》有没有不同?
李春元:《霾来了》出版时,各种各样的争议、非议、骂街、表扬都有,还有网友说我不务正业,要组织部把我调到作协去。其实我就是搞环保宣教工作的,小说也是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写的,没耽误事儿。《霾之殇》出版后,顶多有人和我说,“我们上次开那会,你还写得挺花哨的”,他们不是骂我,是骂治霾的那些事儿。
记者:作为一名基层环保工作人员,你压力大吗?
李春元:大,过去一些企业大白天排污水,公开叫嚣没钱办设施,要去查他,结果他们找人说情,这一看,纳税大户啊,不能怎么着,得政府同意了再去。结果一去对方就动刀子动棍子的,还不认罚,罚次款几年都兑现不了。
我再给你举个例子,就在上个月,有环保督察员举报,渣土车违规上路,结果督察员打10个部门的电话,找来6位局长,还是没能解决问题,终于有部门作出罚款50元的决定,司机丢下100元,说声“不用找了”,照样上路了。
记者:今年1月1日起,新《环保法》实施,有人说终于是一部有“牙齿”的环保法了,这对你的工作有影响吗?
李春元:新《环保法》实施后,环保部门的执法力度加大了,政府支持力度增强了,大多数企业依法依规办事的意识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监督力度更大了。但由于配套法规仍不明确,我们有时开展工作,还是非常艰难,压力一点没减,反而增加了,过去还可以推脱,现在环保部门更没退路,你不去处理,就会处理你。
记者:你的小说中有个姓吕的局长令人印象深刻,他为人刚正不阿,敢拿着乌纱帽和县长顶牛,第二部中,你安排他“升官”了。
李春元:第三部吕局长会经历重重打击,但他还要升。不伸张正义就压不住邪气,官员不能唯唯诺诺吃现成饭,要治好雾霾,如果没有官员敢担当,绝对什么都干不成,不能只考虑官帽和政治安全,等着四平八稳时再治理,肯定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其实,保环境、治雾霾和反腐败、治风气都是一个道理,越积越重,越拖越霾,越等受伤害的人会越多。
记者:你觉得你有吕局长的勇气吗?
李春元:言行合一,(一拍桌上的两部小说)这就是我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