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2014年11月30日,2015年中国国家公务员考试开考。图为山西太原一处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点,考生们有序入场。中新社发 武俊杰摄 ——在职公务员将不能报名 记者注意到,今年5月份发布的《2015年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公务员公告》,“今后,在职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名参加中央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 此项规定出台后,有媒体指出,国考今后将仅面向体制外人员,参加国考将不再是体制内公务员晋升的通道。如欲进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只有公开遴选的渠道。 对此,魏华刚认为,部分在职公务员想通过国考“跃龙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所以这一要求被国家明确提出。 同时,魏华刚预计,明年公务员遴选的热度也会因此被推高,但由于公务员遴选的规模偏小,所以对国考报名人数的影响不大。在招录人数增加的情况下,国考报考人数或许不会增长太多,“因为报考者日趋理性,跟风报考者渐少,报考人数就会相对稳定。” ——海关、国税等自主命制面试试题 13日发布的通知指出,将进一步探索分级分类考试。对省级以上机关和市(地)级以下机关职位分别命制公共科目笔试试题,指导海关、国税等中央机关直属机构系统结合本行业特点自主命制面试试题,进一步提高试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此外,对银监会、证监会特殊专业职位和外交部、商务部等部门的非通用语职位,继续实行“2+X”考试模式,即除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两门公共科目考试外,考生还需要统一参加专业科目考试或外语水平测试。 魏华刚表示,为了满足招录机关实际的用人需要,专业考试突出了对考生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测查。他预计,今年可能会增加更多的专业性考试,以考查人岗匹配度。 资料图:2014年11月30日,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拉开帷幕,在安徽中药医科大学考点,考生们从容迈进考场。据了解,安徽考区2万余名考生参加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中新社发韩苏原 摄 ——史上最严国考 作弊入刑 这则通知指出,将加大打击考试作弊行为力度,修改后的《刑法》已将包括公务员录用考试在内的国家考试作弊行为列入刑事犯罪,坚决惩处考试作弊行为。 根据今年获得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此外,提供作弊器材、泄题、替考等情节,均有相应的惩处规定。本次国考可谓史上最严。 魏华刚表示,打击考试作弊行为,一方面源于个别考生非诚信报考,如通过伪造报名资料参加考试等,另一方面是代考、作弊等非法手段。惩处方法从以前的取消成绩到禁考,现在甚至有了入刑的相关规定,国家对公务员考试打击作弊的力度越来越大。 ——国税、海关依旧是招考大户 10月13日晚间,国家公务员局网站公布了2016年国考招录的职位信息。与去年相比,今年一些部门招考人数的变化也值得考生关注。 根据华图教育的统计数据,2016年国考招录人数最多的前五名职位分别来自: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外交部、商务部、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和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其中,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的一个边检站科员职位招考人数达到80人,为本次国考招考人数最多的一个职位。 在中央党群机关中,近年来,中央纪委监察部的国考招录情况备受关注。本次招考,该机构的招考人数仅2人,较过去两年大幅缩水。这2个招录名额均来自该机构的网络举报管理中心,岗位对基层工作经验并无要求。2015年国考和2014年国考的招聘人数分别为28人和48人。 在部委中,外交部、商务部再次成为国家部委中的招录大户。外交部今年招聘204人,较去年增加了11个名额。仅地区业务司“英语一”这一岗位,就招46人。商务部今年招聘150人,名额与去年持平。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省级及以下)”这一大类,是每年国考中的绝对大户,今年也不例外,其中,国税、海关提供的岗位依旧丰富,延续招考大户的地位。 根据魏华刚的分析,热门岗位形成的原因有三点:一是招录人数多;二是限制条件少,没有学历、党员等要求,导致部分素质不过硬的人去挤;三是岗位本身好,如岗位本身价值高或福利待遇好等。每年最热岗位的出现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国税、海关等岗位满足前两个原因,甚至同时兼具三个原因,所以几乎是“恒温式的火爆”。(完) |
相关阅读:
- [ 10-14]2016年国考明天起报名 将招2.7万人为历史最多
- [ 10-09]“国考”将至:“天价”培训班隐匿,线上“一年通过班”受追捧
- [ 09-02]今年福建中职招生"回暖" 多校招生"提前关门"|高三考生如何应对"国考"
- [ 09-02]明年福建高考用全国卷 省普教室教考生应对"国考"
- [ 08-19]七月空气“国考”厦门排名第七 空气优良率达100%
- [ 03-17]武夷学院启用标准化考场迎接教师资格“国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