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10月9日新媒体专电(记者陈弘毅王成)沂蒙山景区山顶大石头被人涂上红漆,网友呼吁涂写者回来“洗山”;高速应急车道被堵死,最终导致司机不幸殒命、孕妇流产;游客脚踩烈士铜像头顶拍照,舆论一片谴责之声……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汹涌的客流也带来了不文明旅游行为的集中爆发。 有关专家认为,治理出行和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除了加强劝导,公示“黑名单”等软性惩戒举措外,更要强化法律的“硬手段”,让文明出行、文明旅游入脑入心。 喷漆刻字“咸猪手”何时休? 10月2日,微博用户“沂蒙山主景区云蒙”发布微博,配图显示在山东省沂蒙山景区,多处石头被发现有人用红色油漆喷涂上了“蒋学健”字样,红色大字占据了大半个石面,十分刺眼。网友纷纷转发微博:“蒋学健,宁东君,蒙山喊你来洗山。”谴责这一不文明行为。 同样是国庆假期,有记者在居庸关长城发现,仍然有往长城砖上刻字留名的游客,他们留下的名字深深地嵌进了城砖,痕迹难以去除;而此前故宫博物院御花园有一口文物铜缸被游客在上面划刻心形图案“秀恩爱”。 除了伸向文物古迹和景区公物的“咸猪手”屡禁不止外,国庆期间媒体还曝光了云南大理某古镇游客观赏完表演,现场垃圾遍地;市民爬上南京明孝陵600余年历史的石兽上拍照等不文明行为。 在谴责之余,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等专家指出,旅游是展现一国国民素质的有效方式,相关部门要积极作为,有效干预。 面对伸向文物的“咸猪手”,现有的处罚规定显得“绵软无力”。根据相关法规,对故意污损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损毁公共雕塑,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处以2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如此惩戒举措,如何让人心生敬畏?应用“黑名单”公示、视损失情况按比例支付赔偿金等形成合力,让不文明行为“不敢为”。 “生命通道”为何屡屡被占用? 黄金周中,伴随私家车的普及和自驾游的兴起,与文明驾驶相悖的行为已经屡见不鲜,“堵途”中的文明出行话题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10月1日上午,浙江甬台温高速温州方向,一辆厢式小货车与前车追尾,一名驾驶员被卡在驾驶室内。由于国庆节期间道路拥堵严重,不少私家车驶上了高速公路的应急车道,救援人员通行困难,错过了最佳救援时间,驾驶员伤势过重遇难。4日,福建龙岩高速路段大堵车,应急车道被占用,一名临产孕妇被堵在车流中无法动弹,只得求助警车开道,然而最终孩子还是未能保住。 按照有关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行驶时,非紧急情况不得在应急车道行驶或者停车。所谓“紧急情况”指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或者故障确需停车等待救援时,可在应急车道内临时停放;或供特种车辆在执行紧急任务时使用。 然而,记者黄金周期间在一些高速路段发现,一旦遭遇堵车,总是有不少司机存有侥幸心理,借生命通道“抄近路”。按照规定,驾驶机动车违反规定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行驶或停车的,将处200元罚款并记6分。 据统计,黄金周长假期间,全国查处高速路占用应急车道行为6万余起。有网友不由感叹“汽车时代已经到来,汽车文明为时尚远”。当您出游手握方向盘时,就应把文明出行落实到每一秒;有关部门也应通过加强监控抓拍,有违必查,让司机的心中永远绷着“文明行车”之弦。 旅游中的“敬畏之心”何在? 5日,杭州“大江东网”论坛上流传的一张图片上,三名年轻男子在萧山瓜沥人民卫士广场脚踩消防烈士铜像头顶拍照,照片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很快成为微博热点话题。 踩在威武的英雄铜像头顶照相,并没有让留影者形象变得高大,反而让他们素质的低下暴露无遗。有网友发问:拍照者不为自己不文明的“潇洒”感到惭愧吗?不为自己不文明的行为伤害消防英雄的战友、亲人而感到自责和内疚吗? 涉事游客虽然在6日来到英雄铜像前鞠躬致歉,但对不文明旅游现象的讨论并未因此终结。 或许,这些只是不文明旅游的个别案例,但是在信息能够病毒式传播的当下,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却被几何式放大。如今,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家门甚至国门,节假日出行已经成为常态,如何让日渐繁荣的旅游市场少一些低俗、多一些文明;少一些无知,多一些人文关怀? 有专家认为,在痛斥种种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同时,更应该关照游客与旅游景点之间的文化认同。在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等历史文化景点注意穿着和言谈举止,在少数民族地区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文化风俗,只有心中持着起码的敬意,才能真正体会到景点的文化意蕴。 |
相关阅读:
- [ 10-09]黄金周零售和餐饮消费首超万亿元 同比增长11%
- [ 10-09]青运会、自贸区助力福州黄金周
- [ 10-09]国庆黄金周餐饮市场回暖
- [ 10-09]福州黄金周共接待游客219.63万人次
- [ 10-09]国庆黄金周龙岩市旅游吸金19亿元 比增22.46%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