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屯8月14日电 (李向东 刘翼飞)33年后,当李文洋老人再次踏上阿山脚下这片土地的时候,他的眼中满含泪水、说话数度哽咽。这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一团,祖国北疆阿尔泰山脚下的一座军垦农场,留下了老人人生最难忘的记忆。 李文洋的家乡位于东海之滨——浙江省义乌市。1960年,通过考试被录取到新疆兵团,分配到十师农校读中专。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所谓学校,不过就是七八排简陋的土房子。校舍不够,他们就自己动手修地窝子,口粮不足,就出去挖野菜来充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激励着当时的这群年轻人。 毕业之后,李文洋和同学们被分配到二十八团(现十师一八一团)牧场一队的牧羊小组,开始了“羊倌”生涯。冬去春来,寒暑易节,从冬窝子到夏牧场,从荒凉的戈壁滩到阿尔泰山的密林深处,到处留下他们放牧的脚印。 李文洋从小就喜欢看书,爱好文学,到兵团后仍是这样。在放牧转场的路上,在临时搭建的毡房里,他都坚持读书,并且开始尝试写作。身边的哈萨克族牧工、阿尔泰山美丽的风景,一切都能在他的笔下化作一首诗、一篇散文。 日积月累,李文洋的名字随着一篇篇反映团场发展变化的通讯报道不断出现在团场的广播站、兵团的报纸上,他的才华引起了团场领导的注意,被调到了通讯员岗位上。 年轻的李文洋在通讯报道工作中如鱼得水,不断取得新的成绩。《阿勒泰报》、《新疆日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纷纷邀请他担任通讯员,一篇篇高质量的优秀稿件不断从他的笔端产生。 1973年春天,李文洋回浙江老家探亲,在亲友介绍下与邻村一个叫做慧琴的姑娘结婚。婚后不久,夫妻二人便返回新疆,共同生活。 此后,李文洋又在团场先后担任教员、宣教科干部工作。1982年,因父母年事已高,需要照顾,李文洋工作调动,回到家乡浙江工作。 从1960年到1982年,从求学少年到两个孩子的父亲,李文洋把人生最美好的23年留在了新疆、留在了兵团、留在了一八一团。 2015年8月1日,正值八一建军节,退休多年的李文洋老人带着妻子儿女,在阔别三十三载后回到了新疆兵团第十师一八一团。 时光荏苒,物是人非。三十年前,列车西去,不知经过了几个日夜,现如今坐飞机不过半日,曾经的军垦农场也变成一座美丽的现代化城镇。往日工作、生活的地方已经难觅踪迹,能够找寻的唯有依然留在这里的老同事、老战友们,还有那段难以割舍的兵团情怀。 在十师屯垦戍边史馆参观的时候,李文洋老人的表情时而凝重,时而深沉,史馆里陈列的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展品,把老人的回忆带回了三十多年前的那段岁月。当年上学的校舍、放羊的冬窝子、一起劳动的战友们,纷纷浮现在眼前。 老人边看边向身边的儿孙们讲述那段历史,说起当年学习、劳动时的场景,老人感慨万千。那段艰苦、难忘的岁月,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有感触,儿女们也真真体会到离开新疆这么多年的父亲为什么总是经常提起那段往事,因为这里是父亲曾经奉献了青春的地方。 又要离开一八一团了,万般不舍中,老人向一八一团赠送了自己的回忆录——《风雨征途——一位退休教师的人生追忆》并欣然留下墨宝:“阔别卅三载,返归心澎湃。旧貌寻不见,新景令人醉。” |
相关阅读:
- [ 07-30]连城普降暴雨受灾 近200位莆田知青为灾区募捐
- [ 07-29]建瓯桂林知青楼 湮灭还是重生
- [ 07-29]建瓯桂林知青楼 湮灭还是重生
- [ 05-21]邓丽君与厦门知青的记忆
- [ 04-09]习近平对话梁晓声:我跟你笔下知青不一样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