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 抓紧去库存 转型求生机 CRIC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A股139家房企存货达2.23万亿元,环比上升5%。其中,4家大房企存货环比微增3%;15家中型房企存货较年初上升了25%;120家小房企增幅居中。部分库存消化周期超18个月、同比涨幅超1倍的房企包括:大名城涨128%至26.36个月,苏宁环球涨154%至22.57个月,深振业同比增长135%至18.53个月。 与此同时,中金公司近期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很多房企的土地储备规模较大。例如,万科的土地储备规模为10000万平方米,保利为7660万平方米,恒大为15100万平方米。 住房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认为,目前房产预售的面积占施工面积的比例是近几年最低的水平,不到10%。最高点的时候,大体预售和销售的房屋的比例是16%,说明在建房屋中90%未卖出去。 “另外,截至去年10月份商品房的销售,包括现房和预售商品房和卖出去的面积,占到正在施工的商品房面积的比例是历史最低的。这就意味着当前商品房整体的供应量是比较大的,卖得少,建得多。”秦虹说。 “在库存高企的背景下,2015年重点仍是去库存。”中原地产市场总监张大伟表示,在去库存的同时,房企开启了转型之路。 作为房企龙头的万科率先转型,定位“城市配套服务商”。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北京公司总经理毛大庆表示,在今年目前170亿元的销售额中,销售业绩占比比较复杂,大概有130亿元来自住宅及部分散售型物业,其次是政府回购15亿到16亿元的保障房,剩下的则是来自零星的社区商业销售。 恒大地产也在房地产之外,开启了卖水、卖奶粉,进军农业,甚至是医院。与此同时,当代地产,远洋地产联合互联网企业玩起了众筹。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表示,房企规模化达到一定阶段,势必会面临多元化转型的问题,尤其是在传统住宅市场已经进入“白银时代”的大背景下,房企面临多元化转型,包括以分享城镇化为核心的“地产+X产业”、以分享老龄化为核心的养老地产、以分享城市化为核心的商业地产等各种业务布局,甚至积极与互联网公司合作。 市场 续演分化 二三线城市风险增加 6日,房地产板块告别前一日的癫狂,整体下挫2.02%至1610点,这距前一日最高1718点下跌超100点。而这剧烈的波动就如同房地产市场一般让人看到潜在的波澜。的确,楼市成交量逐月大幅上涨,库存压力大为缓解的同时,部分城市却面临风险。 CREIS中指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12月主要城市成交面积迎来新高,环比增长21.22%,较2013年同期也增长9.79%。具体来看,监测的重点城市中,34个城市环比上涨,惠州上涨幅度最大,达101.46%,昆明增幅也高达84.37%,同比方面,韶关增幅高达314.35%,福州也增长169.35%。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部分城市成交量井喷暴涨的同时,也有部分城市继续下探。其中降幅最多的城市为南充,环比减少46.81%,天津下降4.33%。同比方面,泉州下滑60.94%,合肥下滑50.77%,西安下滑43.57%。 对此,CRIC研究中心研究员朱一鸣认为,2015年房地产市场因地方需求不同继续加剧分化,在政策放松下,供求结构性失衡的一线城市,房价上涨压力依然存在,但市场需求提前透支,人口吸附能力较弱的部分二三线城市,面对较大的库存压力,或面临系统性风险。 对此,倪鹏飞表示,2015年住房市场可以预见的是不会再现2008年、2011年调整之后价量齐飞的局面,房地产市场实现“V”型反转的可能也微乎其微。与此同时,调整与之前相比,时间会更长,速度会更慢,程度会更深,未来住房市场将进入减速的常态。 他同时表示,该类市场也会出现两种层面的分化。首先是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分化调整,一、二线城市需求比较旺,消化比较快,调整的时间比较短。三、四线城市需求比较弱,供给比较多,消化比较慢,时间比较长。其次是短期调整和长期调整的分化。按照过去的经验,只要货币资金一松,短期调整就会回升。因此,从目前的局势来看,仍存在短期调整的可能性。而长期的调整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有升的因素也有降的因素。 |
相关阅读:
- [ 01-06]机构:二三线城市楼市估值存在泡沫预期
- [ 01-06]2015年楼市分化加剧 地方“微刺激”仍起作用
- [ 01-06]2015年楼市展望:专家称各地限购政策有望全面退出
- [ 01-06]2014福州楼市销售排行榜发布会圆满落幕
- [ 01-06]2014福州楼市销售排行榜发布 阳光城再夺冠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