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军中硅谷”卧虎藏龙 (国防视线)

2014-11-02 12:39:39 本报记者 倪光辉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王琼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智能化的军事物联网

着眼信息化战争展开保障

未来战场,将以信息化装备、信息化技术为主要作战要素,今天的保障方式能否适应未来战场,该怎么变?

“装备越先进,保障应该越智能!”一场“头脑风暴”席卷大队。紧接着,以“小发明、小论文、小革新”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知识学习活动在大队红火开展。半年后,大队《关于加强信息化人才建设方案》出台。

2013年,在读硕士李健牵头研制的“电站装备检测修理系统”,基本实现了全军现行所有电站装备性能检测、故障诊断的数字化、规模化和信息化。

2010年,大队导弹高工刘志远博士钻研军事物联网技术,与地方联合研制通用导弹健康管理系统,借助植入导弹发射车体内的近百个传感器,实现装备健康实时监测和故障预先告警,变基于故障的被动式维修为预防性维修。

“有了这个网,不用置身战场,就能随时掌握弹药消耗、装备质量、车行位置等情况,为及时有效的精确保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实验室,刘志远高工向记者演示了军事物联网的威力。

近年来,在新装备维修保障中,部队面临“底层数据难采集、状态性能难监控、潜在故障难判断、剩余寿命难预测、抢救抢修难决策”等一系列难题,充分暴露出现行武器装备保障模式难以适应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保障需求。

“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发展,必将带来装备保障领域的大变革!”目前,基于军事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维修保障系统已在多个部队推广,实现了营以下部队装备末端实时感知、动态互联、状态评估和智能控制。

为实现各种信息和技术资源互通共享,博士尹晓虎等与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员合作,建立起“装备维修保障云实验平台”,将装备生产厂家技术资料、数百名高工和部队维修骨干多年的维修“宝典”悉数收纳,并建立覆盖所有终端的信息化网络,加快了装备保障能力信息化转型。

如今,在大队官兵手中有朵数据“云”,新手也能成专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