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环绕中,“三峡库首第一县”湖北秭归的杨林桥镇天鹅村,如同一只安静栖息的天鹅,兀自在青山碧水间迎来一个个春夏交替。 交通闭塞、村民贫困、基建匮乏……在村民税元龙的记忆中,村里曾经数十年“没什么变化”。 改变始于2011年。那一年,集库区、山区、贫区“三区”于一身的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秭归启动了“1119”扶贫工程——1名县委常委或县人大、县政协主要领导挂帅,1个有实力的队长单位牵头,1家规模企业与贫困村开展“村企共建”,9个县直单位结对帮扶1个贫困村,力求带动百姓致富。 “如果没有‘1119’工程,我现在可能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8月盛夏,税元龙饲养的几十头猪膘肥体健。站在猪栏旁,他跟记者算了笔账——以前主要经济来源是种地,3亩多地都种上了玉米、油菜也“弄不到几个钱”。2011年“1119”扶贫启动,村里为他补助4000元用于栏圈建设,并免费提供4头种猪。当年就出栏生猪37头,盈利近4万元。 今年上半年,税元龙已有16头生猪出栏,收入近两万元,下半年还有更多生猪出栏。税元龙去年添置了一台50英寸的液晶电视。 三峡库区移民重点村、归州镇屈原庙村村民周耀与税元龙有着相似的感受。周耀在村子附近承包了60多亩山地种植核桃,但由于“路不通,水难到,缺技术”,种植亏损严重。“1119”工程启动后,村里修通了公路,扶持他修建了3个抗旱水池,架设了抗旱水管,并安排技术人员对他进行培训。 如今,周耀的核桃园正步入丰产期,他也将种植规模扩大到100多亩。“去年核桃卖了差不多20万元,今年有可能到30万元。”周耀笑着说。 “通过‘1119’,扶贫的资源更加集中,责任更加明确。”秭归县扶贫办主任王功高说,以往扶贫多是倡导“平均主义”,直接“给钱给物”。而“1119”扶贫,改“大水漫灌”为“滴灌”,针对村组和农户的实际情况,着眼长远发展,通过“项目制”精准扶贫,努力实现扶贫可持续化。 天鹅村村支书林文应介绍,以前村里没有主导产业,645户村民增收无门。“‘1119’工程实施期间,村里把生猪确定为主导产业进行扶持,天鹅村逐渐发展成为全县第一大生猪养殖村。去年户均增收6500元,贫困村的‘帽子’摘掉了。” “我们村确定的项目是种茶树。”九畹溪镇砚窝台村村支书雷江洪说,目前村里已发展茶树种植1132亩。 王家垭村种柑橘、文家岩村种烟叶、叶罗家坪村种茶叶……“1119”扶贫启动至今,秭归已有28个村落因地制宜确定了主导产业,带动了大量村民增收。 贫困村发展主导产业,前期需要不菲投入。钱从何来?王功高介绍,一方面,扶贫部门、发改部门、财政部门分别筹集专项资金;另一方面,扶贫部门与相关行业部门沟通,筹集配套资金。双管齐下,确保对每个贫困村投入不少于300万元。 近3年来,秭归县已累计筹措扶贫资金1.8亿多元。 为了确保扶贫成效,秭归县委、县政府政务督查部门每季度会同县扶贫部门开展一次专题督查,公开进行通报。还定期组织“回头看”,及时为贫困村的产业发展扫除“障碍”。 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秭归全县贫困人口共10.5万人。“1119”工程启动3年多来,已有2万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多个贫困村实现了主导产业大发展、基础设施大改善、村容村貌大变样。(记者刘紫凌、梁建强) |
相关阅读:
- [ 07-27]全国人大代表研讨“三剑合璧”解决三峡船闸拥堵
- [ 07-25]三峡库区逾两万株珍稀濒危植物“移民”至新家
- [ 07-22]三峡-葛洲坝间近300条滞留船舶有望全部疏通
- [ 07-15]三峡电站机组今年首次全部投入运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