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多管齐下防治污染 北京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2014-07-26 12:56: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中新网北京7月26日电 (记者尹力)今年上半年,北京PM2.5平均浓度为91.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2%。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浓度同比均有下降。上半年共发生空气重污染25天,较去年同期减少15天。在污染“增量”增长迅速、污染“存量”削减困难的双重压力面前,北京实行多项减排措施,保障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构建全国最严地方环保标准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努力,北京已基本形成了国内最为严格的以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主体的地方环保标准体系,其数量多,涵盖范围广,居全国各省市前列。

目前,北京现行有效的地方环保标准共51项,其中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33项,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2项,环境管理技术规范类标准16项。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中涉及固定源排放、移动源及相关领域。环境管理技术规范类标准则涵盖了大气、水、噪声与振动、土壤、固体废物、辐射等多个环境要素。

在这些标准中,北京的污染物排放限值为全国最严,部分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北京现行的机动车标准基本上与欧洲接轨。对于在用车的排放控制,无论是在标准规定还是在管理上,均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技术革新助力工业污染治理

北京市工业污染防治主要包括严控增量、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末端深化污染治理,即是环保技改工程。

对于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以及为保障城市运行和居民生活、一段时期内需要保留的工业企业,通过实施环保技术改造,采用先进生产工艺、环保技术和管理手段,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总量和单位产品的污染物排放量。

2014年上半年,北京以“百项环保技改工程”项目为载体,通过产业升级、清洁生产、治理技术革新等方式,不断深化工业污染治理,持续减少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排放。北京市环保部门努力引导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实施环保技术改造,进而实现全过程清洁生产。

为激励企业,环保部门还将制订环保技改资金奖励办法,对实施环保技改措施、污染物排放达标并进一步减排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

控车减油,老旧机动车淘汰继续推进

2014年上半年北京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重点工作按计划逐步推进。截至6月底,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为556.3辆,其中汽车524万辆。经初步核算,北京市2014上半年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为7.43万吨,与2013年排放相比下降2.83%。

根据2014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北京市将继续实施鼓励政策,淘汰更新老旧机动车20万辆,基本淘汰黄标车。近期国务院明确2014年全国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600万辆,其中要求北京市淘汰39.1万辆。截至2014年6月底,全市共淘汰老旧机动车17.6万辆,可年减少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颗粒物排放共5.01万吨。

推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合作

京津冀三地今年在战略合作中,就共同组织APEC会议期间空气质量保障,积极支持张家口坝上地区120万亩退化林改造,成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节能低碳环保产业联盟,促成约200亿元合作意向。

最新的北京PM2.5来源解析结果显示,周边地区对北京PM2.5的影响为28%-36%。今年以来,北京及周边地区积极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空气质量报告分析,京津冀13个城市在今年1至5月的PM2.5平均浓度高于北京,但浓度差较去年同期有所缩小。随着区域空气质量整体改善,周边污染传输对北京的影响也有所减轻,进而促进了PM2.5浓度的降低。

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北京将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以治理大气、污水等环境需求,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研究制定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完善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机制,落实脱硫脱硝电价政策,促进节能服务业发展,国家审核通过的节能服务公司累计达到448家。

为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北京研究制定电动汽车推广应用行动计划,加快打造电动车充电网络服务体系,现有示范应用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公交车5563辆,纯电动环卫车1769辆。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活跃

今年上半年,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活跃,累计成交445笔,成交量156.9万吨,成交额6980.8万元,履约情况总体较好。为着力完善碳排放交易政策制度,北京印发了多项配套政策文件,即将出台抵消管理办法等政策。碳交易市场对于发挥企业自主减排能力,建立市场化节能减碳机制效果明显。

此外,北京还全面探索“内涵促降”新路径,深化能评制度改革,上半年核减能耗1万吨标准煤。全面落实“标准、统计、计量、监测、监察、考核”六位一体节能管理体系建设,逐步构建精细化节能管理体系。(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