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专家解密婴幼儿配方奶粉原料 食品添加剂无营养

2014-07-04 07:33:22 林远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4年前,三鹿奶粉事件让人们对“元凶”三聚氰胺闻之色变,现在一提起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添加剂,很多消费者都非常敏感。日前,一则题为“院士称高档婴儿配方奶粉含40种以上食品添加剂”的新闻报道再度引发了人们热议。对此,国内多家乳企的研发人员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就婴幼儿配方奶粉配料的构成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解读。

“现在从国际范围来讲,一种高档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它的食品添加剂的数量肯定在40种以上,没有一种例外的。”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在中科协举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会上表示,一个国外进口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其中的食品添加剂有46种,主要有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公众应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食品添加剂,只要在合理的用量之内,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都是安全的。

对此,国内某乳企研发人员顾小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奶粉中食品添加剂含量多达数十种的表述并不完全准确。实际上,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婴幼儿奶粉的配方主要由三大类组成,分别为普通食品配料、食品营养强化剂和食品添加剂。而维生素和矿物质是食品营养强化剂而非食品添加剂,国家对这两类配方的管理要求是有所不同的。

据了解,平时人们购买奶粉时,在产品外包装袋上看到的配方就包括了上述三大类原料,如脱盐乳清粉、植物油等常见原料都属于普通的食品配料,维生素、矿物质、核苷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等属于食品营养强化剂,而像磷脂、香料等能够改变产品口感,速溶等特性的原料属于食品添加剂。这三大类原料全部加起来,确实会有数十种之多。

对于奶粉中的普通食品配料,常年居住在新西兰的乳业专家王先生告诉记者,虽然很少听见因食品配料添加不当而造成的奶粉质量安全事故,但一些企业会将普通食品配料作为产品的卖点提高产品的价格,如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此前曝出被肉毒杆菌污染的基粉就是其产品中要添加的被称为“浓缩乳清蛋白”的配料,这种配料对婴幼儿的健康到底能有多大的益处实在很难说,但是添加了这种配料的产品价格却比一般产品的价格要高出许多。

对于奶粉中食品营养强化剂,顾小姐表示,编号为G B14880-2012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对奶粉产品里可用的营养强化剂进行了详细归纳,一般常见的营养强化剂包括维生素、矿物质等婴幼儿成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目前各家企业的奶粉配方基本上都是严格按照国标要求选择使用。

而对于食品添加剂,则在G B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管理范围内。据介绍,通常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食品添加剂不会对婴幼儿的健康造成直接影响,然而,一些食品添加剂可以起到优化奶粉的工艺、改善产品的感官等作用,例如磷脂可以增加奶粉的速溶性,部分三段奶粉允许添加的香料则可以改变奶粉的口感等。

“虽然食品添加剂对婴幼儿不会有实质的好处,但是它们作为奶粉的配料却符合市场的需求。”顾小姐说,消费者希望奶粉除了要有营养外,还要求奶粉卖相好。比如说根据消费者的反馈,很多外资品牌喜欢在三段奶粉(1岁以上婴儿喝的奶粉)里面加入一点香料提高产品气味和口感,所以说奶粉中食品添加剂的存在完全是一种市场导向的结果。

另据有关专家介绍,凡使用范围涵盖0至6个月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均不得添加任何食用香料,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中可以使用香兰素、乙基香兰素和香荚兰豆浸膏,但限制使用量。

“引发奶粉质量安全问题的,都是企业不按照国标规定,非法添加原料造成的,三聚氰胺事件就是最知名的例子。”王先生说,进口奶粉被查出添加违规化学物质并不罕见,质检总局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公布一些“踩线”的企业名单,相反,现在国产奶粉非法添加的现象已经好了很多。

正如王先生所言,记者从质检总局获悉,今年前5月,广州口岸检出产自新加坡的16吨、货值60万美元全脂奶粉,蛋白质含量低于国家标准要求。此外,有部分问题进口婴幼儿奶粉还检出违规添加化学物质。据介绍,今年年初,检验检疫部门对来自阿根廷的1.9吨婴幼儿奶粉实施退货处理。原因是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在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中文标签进行检验时,发现其配料中有硫酸铁。而硫酸铁在我国不属于食品添加剂,不能使用于食品中。记者 林远 实习生 魏小川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