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北京三成名人故居沦为大杂院 如何界定成难题(图)

2014-06-30 07:11:24 张景华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近日,一份调查结果再次将名人故居保护推到风口浪尖。在已调查的308处名人故居中,被拆除的有98处,三成沦为大杂院,仅有三成挂牌受到保护。早在2003年,北京市就启动了名人故居的挂牌保护工程。然而十年过去了,名人故居的保护到底难在何处?

名人故居如何界定

自元代以来,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特别是清、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军事家等,他们在京的住宅成为北京文化的一大特色。

但是,这些名人故居,其历史价值与保护现状,却存在着很大差异。

近年北京两会上,就有过关于袁世凯、黎元洪的故居要不要保护的争论。关于名人的标准,是名人故居保护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北京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实施的法规政策中,没有对“名人故居”的确切定义,此前在文物建筑的名类中也没有名人故居类别;对名人的认定也没有统一标准。

北京市政协曾在“关于北京名人故居保护的几点建议”中指出,北京名人故居保护缺乏相关的法律体系,“名人”标准界定、“名人故居”选定等问题,缺乏认定标准、申报程序、认定机制和基本法律地位界定。

目前,名人故居的产权有的归个人,有的归房管部门或企业,这对故居的保护、利用带来了难题。此外,保护经费捉襟见肘,也使名人故居保护显得力不从心。在一座挂牌开放的名人故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一座名人故居要挂牌开放,首先得投入维修资金,还得投入日常诸多开销费用,而这些仅靠财政投入很难维持。

名人住过的地方都算故居吗

北京究竟有多少名人故居,官方没有给出过具体数字。据不完全统计,自元代以来北京的名人故居大概有1500处。中国近现代史上在北京居住的名人很多,而且有的名人在多个地方住过,比如老舍在北京10多个地方住过,李大钊居住过的地方有5处,鲁迅住过的地方有4处,到底哪处算故居?

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曾编辑出版过《名人与老房子》,选取的依据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在北京留下闪光足迹、记录人生重要“关坎”、产生重大影响的著名人物和他们的寓所。著名人物虽然包括政治、军事、科教、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但以文化名人居多。收录的故居也主要集中在原东城、西城、宣武、崇文四个城区。

比如,蔡元培在北京任职多年,一直租房居住,先后在原西城、宣武、东城住过。现在蔡元培故居位于东城区东堂子胡同75号。从1917年到1920年,蔡元培租住于此,恰值五四运动爆发。1985年,东城区人民政府将其作为“蔡元培故居”挂牌为文物保护单位。东城区南锣鼓巷内的雨儿胡同13号院,原来被定为齐白石故居。但齐白石在北京居住时间最长的是西城区跨车胡同13号院。从50岁直到逝世,他一直住在这个小院,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后来文物部门将此宅定为他的故居,而将雨儿胡同13号院定为齐白石纪念馆。

名人故居保护时不我待

名人故居是对名人精神与文化的继承和延续,是社会生活的记录与承载者,也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北京共有28家名人故居以博物馆的形式对外开放,如宋庆龄故居、梅兰芳故居等,这种形式是目前较为成功的利用方法。但由于是公益性质,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目前国外名人故居的保护,除了博物馆的形式外,还有多种方法,如挖掘名人故居的使用功能,与居住房、餐厅、咖啡馆、图书馆、画廊、展览等形式结合,探索名人故居保护利用的多样化方式。

北京市文物局原局长孔繁峙表示,名人故居的历史价值被人们接受了,就能达到保护的目的。名人故居的保护不是刻意的保留,要尊重故居所在的历史和生活形态。

今年2月,《国家文物局2014年工作要点》公布,其中明确提出要发布乡土建筑、工业遗迹、名人故居保护利用原则,探索不同类型文物资源的多种利用方式,这对名人故居保护是个好消息。据悉,今年国家有关部门将出台《名人故居保护认定办法》草案,对于哪些是名人故居、该如何保护修缮等都将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名人故居保护将从原来政府单一保护变为引入社会力量,采取社区居民、参观者、政府、地产商、利用经营方等共创多赢、互动发展的模式。

一座城市,名人故居再多,若被“搁置”就成了闲置资源。北京需要名人故居,名人故居更需要保护。不知道这些“老屋”,还要经历多少风雨?(本报记者张景华)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