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公共资源交易的青城经验:从无序市场到规范大超市

2014-06-01 12:56: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1日电 题:中国公共资源交易的“青城经验”:从“无序市场”到“规范大超市”

作者:乌瑶

“建立中心的初衷,是想通过政府这支看不见的手来建立起规范的市场平台,让交易的人合理有序地按市场规则办事,从而把政府从市场活动中解放出来。”谈及现在,呼和浩特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赵雪东很是感慨。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首府,也是全国率先开展政务公开的城市。在市政务服务工作的经验带动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于2010年6月正式挂牌,2012年11月22日正式成立实体机构,对分散的交易机构进行功能、人员、编制的全面整合,实现了公共资源由分散市场交易向集中市场交易的转变,现已跻身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完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行列。

“我们以前就是个大市场。”想起当年景象,赵雪东禁不住笑了。“最开始,公共资源交易对我们来说是新生事物,通过调研了解才知道,公共资源交易包括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招拍挂、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等业务。”

赵雪东告诉记者,在建立之初,中心的职责就是“场地供应”,对进场交易门槛、交易规范监管等均不“受理”。“可以说没有任何限定。我们也不管。只是提供办公场所,建委的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政府采购中心、土地收储中心下的土地招拍挂业务,他们在这里办公。”

后来发现这样不行。“不少人都说是在我们中心进行采购或招标的,中心虽然承担了责任,但是在交易过程中,我们什么事情都没管”赵雪东继续解释,“就像大市场,只提供交易场地。这就是问题。”

这一状况直到2012年才有了彻底改善。那一年,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步入正轨,在已有办公场地基础上,整合原市政府采购中心和市建委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职能,以及市国资局的产权交易职能和市土地收储中心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职能,对职责、人员、编制进行全面整合,各项工作也都在慢慢有条不紊起来。“那一年,我们真正实现了人、财、业务的合一。”

经过一年半运转,现在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以前的“大市场”相比,更像“大超市”:对交易活动设置准入门槛,对交易行为进行监管,还尽可能的让“市场”说话。

据了解,现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定位是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履行建设工程招投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组织、实施和服务职责。

“咱们这个权力不小。”赵雪东一脸严肃。“像招投标、政府采购等等,都是权力。如果没有限制,那确实就乱了。中心把权力都收回来,如果内部不把握好,就容易变成集中腐败。”

为此,呼和浩特市按照“政府主导、管办分离、集中交易、规范运行、部门监管、行政监察”的总体原则,建立了“一委一办一中心”的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初步搭建起了审批权、监督权和交易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三权分立”式的交易监管和服务体系。赵雪东引用了习主席的话:“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

“现阶段,对于我们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而言,只要做好两件事:一个是“公开”,应该让各方交易主体知道的,必须做到信息公开,包括招标采购公告、答疑、公示等;一个是“保密”,不应该让交易主体知道的,必须做好保密工作,包括投标报名企业、评标专家信息等。“这也是我们下一步一直追寻的目标。”赵雪东如是说。

赵雪东告诉记者:“建立起严密、公正、公开的交易体制架构后,也就彻底断了一些人的歪心思,让大家把精力都放在自己的方案上,以业绩和合理预算去参与公开竞争,这也就是我们改革的最终目的。”

“建立这个中心,其实就是就是让政府更少的搀和到招投标的工作中,避免政府插手过多。而这,也是三中全会以来提倡的改革中的‘政府职能转变’。”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外宣办公室赵海军告诉记者。

私下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经常调侃自己:“我们的工作是损人不利己,但利民利政府。”

未来,中心还计划承接更多业务。据中心提供材料显示,目前当地政府部门要求中心“统一纳管、应进必进”;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巴特尔也表示:“内蒙古本级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全部按照属地原则进入当地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交易”。“我们目前正在做承接自治区级项目进场交易的前期准备工作。这不仅是对进来部门的要求,也是对我们自身能力的考验。”赵雪东如是表示。(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