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南京丢失放射源追踪:未发现有人员受到辐射损伤

2014-05-12 06:37  王伟健 申琳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是否有人遭受辐射?

7日凌晨丢失的铱—192放射源,到10日下午5时半才回收,这么长时间暴露在外,到底有多大的影响?

南京某医院主任医师陈医生介绍,铱—192放射源造成的损伤,在医学上叫做辐射方面的改变,主要对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伤害,会产生乏力头晕、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如果严重的话,会造成腹泻;血液系统是白细胞下降,并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如果造成辐射比较大,能把皮肤烧成焦状,“严重的话,会得白血病”。

南京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称,相关部门正在排查,对可能受到辐射的人员进行体检,目前仍未发现有人员受到辐射损伤。

南京环保局官方微博“@南京环保”称,相关部门正在周密排查可能近距离接触放射源人员,做好医疗观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这个放射源最后在距离发生事故位置1公里之外的草丛里被发现,并被包裹在一个塑料袋里,这意味着可能有人将其丢弃,发生近距离接触,但还需要公安部门调查确认。

南京市环保局核与辐射平安监督经管处处长张世达称,目前放射源已经回收,不会再对周围环境产生辐射。他说:“它不带有传染性,也不带有遗留性,移走就移走了,不会留下放射源,放射性全部解除了。”

南京理工大学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系主任唐双凌说,现在放射源已经回收了,到目前为止未发现有人员受到辐射损伤,这个危机似乎是已经过去了。然而,放射源可能影响的人员有多少,后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放射源是如何管理的?

10日,江苏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局局长陆继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江苏在用放射源达8000枚、为全国最多,放射源从“出生”到“死亡”受全程跟踪监管。之前,江苏已连续3年没有发生过放射源丢失事故。

放射源是如何管理的?江苏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说,核污染监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大气、水污染的污染物监管部门职能交叉有很大不同,对放射源管理,相关部门从项目转入、监测监察等流程实行全程独立监管。同时,江苏对放射源监管的装备投入、人员配备力度较大。

陆继根则表示,对江苏放射源使用单位,有许可证管理制度;对放射源本身则进行“身份证管理”,每一个放射源都有编码,其从被生产出来的“出生”,到“死亡”的注销都有全程信息化监管,最后要将其送到江苏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储存。使用单位每年要报备人员可能受到照射的情况。若使用单位放射源需要转移、转让,也必须到相关部门进行备案审批。

事件回放

市民武先生的饭店就位于南京市浦六北路上,距离位于浦六北路188号的事发单位中石化第五建设公司不过百米。武先生介绍,这家公司的工人经常来这里吃饭,“9日上午,这家公司门口陆陆续续来了很多工程车辆,至中午用餐时,都没有工人走出公司。”当天下午,工人偷偷告诉他,有一枚放射源丢失了。武先生告诉记者,据工人介绍,丢失的放射源是铱—192,体积很小,外观和自行车链条相似,“更像是武器九节鞭”。

5月10日中午12时左右,南京市环境保护局通过其官方微博“@南京环保”称,5月7日,天津宏迪工程检测发展有限公司在位于浦六北路188号的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院内丢失用于探伤的放射源铱—192一枚。

“@南京环保”还称,10日上午10时30分,锁定放射源在2平方米范围内,并采取安全措施,专业人员正组织回收。

下午6时左右,南京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已找到并安全回收。”这名负责人介绍说,为回收这枚放射源,现场指挥部决定组成5至6个梯队小组,每小组1—2人,穿上防护装备,突击进入放射源2平方米区域寻找,尽快消除该隐患。为确保安全,每梯队人员进入时间不得超过2分钟,再换下一人接手,以避免受到长时间辐射。下午5时30分左右,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突击行动,这枚丢失了整整有85个小时的放射源铱—192被安全放入铅罐。(本报记者王伟健 申琳)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