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习近平访欧阐述重要外交理念述评:坚持文化自信

2014-05-09 17:53  廖翊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黄晓夏  
分享到:

坚持文化自信 推动中外交流——习近平主席访欧阐述重要外交理念述评之五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习近平主席日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中,就中华文化与“中国梦”、文明交流与世界和平的深刻关联作出重要阐释,引起世界积极反响。

弘扬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

一个国家的文化,从来代表这个国家自古而今的审美、追求与理想,连接民族的过去和未来。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基本内涵的“中国梦”也是如此。

回望历史长河,从“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物质生活向往,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厚德载物”“民胞物与”的情操追求,分明听到“中国梦”这部伟大交响绵延数千年的深沉前奏与历史回声!

中国梦,中华民族期盼千年的梦!正如习近平主席演讲所言:“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的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因此,中国梦“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中国梦的灵魂,蕴含在5000年中华文明中。凝望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我们感受的正是千古绵延的创造精神、爱国情怀与气质操守。这些优秀品质,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说。

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文化精神内核的理想与追求。弘扬和繁荣中华文化,宣示的是坚定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

推动文化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一位欧洲学者表示,习近平主席关于文明的阐释令其印象最为深刻。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对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历史文化事件进行深情回望:从公元前中国开辟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到唐朝与各国通史交好;从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到明末清初中国人积极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等;从佛教传入中国形成中国特色佛教文化,到现代中国写意油画的形成……

“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习近平这样总结伟大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表达出鲜明文化观:“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这既是历史的回望,也是现实的总结——中国何以在短短30多年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互学互鉴,得益于吐故纳新!

中华文化,因互鉴包容、与时并进的特性,始终充满蓬勃生命力,赋予一个民族开放胸襟与广博情怀。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华文化,必须继承、发扬中华文化重要的精神特质。

为此,习近平主席欧洲演讲中提出“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同时真诚表示:“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

坚持和平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如何看待中国梦?如何看待中国的崛起?欧洲之行,习近平主席郑重重申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让人记忆犹新:

“面对中国的块头不断长大,有些人开始担心,也有一些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认为中国发展起来了必然是一种‘威胁’,甚至把中国描绘成一个可怕的‘墨菲斯托’……”

习近平主席以德国家喻户晓的大作家歌德小说《浮士德》中的人物作比,引起德国观众的共鸣;又用“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等相沿数千年中华文化传统解读中国人的“和平血脉”,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积极反响。

“习近平演讲体现出中国文化中和谐共存的理念。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中国实现了稳定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阿拉伯国家联盟前驻中国办事处主任阿卜杜勒·瓦哈卜·萨基特说。

中国梦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中,习近平主席以与欧洲共建和平稳定之桥、增长繁荣之桥、改革进步之桥、文明共荣之桥的期许,对中欧贸易等前景作出积极展望,向世界宣告: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将为世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主张‘和而不同’,而欧盟强调‘多元一体’。中欧要共同努力,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习近平主席对中欧文化交流的阐释,既反映了对世界发展的乐观期许,也体现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的基本精神。(记者廖翊)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