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升值不发声 一见波动就跳脚 人民币许涨不许跌是强盗逻辑(市场观察) 本报记者 罗 兰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自2月以来一改升值态势,出现了贬值行情。美国对此强烈关注,先有官员对贬值发出警告。其后,在半年度汇率报告中,认为人民币升值幅度不够。专家指出,经过多年升值后,逐渐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不可能再延续单向升值态势。美国为维护自身利益,无视市场正常波动,一再要求人民币只涨不跌,完全是强盗逻辑。未来人民币汇率涨跌互现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 汇率波动属正常现象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贬值约3.1%,已蒸发掉去年3%的升幅。对此,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认为,人民币汇率有涨有跌属于正常现象,且具备宏观和微观基础,市场无须过度解读。 统计显示,此轮贬值与长期升值相比幅度并不大。从汇改到2013年底,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值36%。到现在为止,一季度人民币无论是双边的还是多边的汇率到目前为止回调了1%左右。 国内外经济发展变化都影响着人民币汇率走势。“今年以来国内经济增长稳中趋缓,外贸进出口比较低迷,还有一些信用违约事件开始暴露,外部主要的问题就是美联储QE加速退出,这些都是分化汇率预期、推动资本流动波动的触发因素。特别是当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以后,对前期看涨人民币单边升值的套利交易形成挤出效应,并释放出平仓购汇的需求,反过来进一步推动汇率的波动和资金流出的压力所以变动是可以解释的。”管涛称。 据央行公布的数据,2月份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大大低于1月份,跌至近5个月新低,说明2月中旬以来汇率走弱与外汇市场供求造成有很大关系。 为自身利益施压中国 人民币兑美元多年来持续升值,即使在2008年其他国家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美元为避险维持强势时,人民币依然升值。在多年单边升值中,中国经济承受了诸多损失,包括外贸企业出口竞争力受挫,大量套利热钱涌入等。而美国则获益良多:中国对美国出口减少,降低美国企业的外部压力;中国对美国商品进口增多。 今天,虽然人民币兑美元出现贬值,但与主要储备货币和新兴经济体货币相比,人民币汇率波动很小。即使这样,美国仍不满意。 每年4月,美国例行发布针对主要贸易对象的半年度汇率报告。今年,该报告称,在这一时期内没有发现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主要贸易伙伴有操纵本国汇率以获取不公平贸易优势的行为,因此对其不予列为“汇率操纵国”。不过,报告指出,人民币升值幅度依然不够,而且今年2月份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跌超过2%。美财政部将继续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走势,并将向中国政府呼吁进一步的政策调整。 “美国有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就是货币升值会削弱竞争力,反之会增强竞争力。美元一直寻求贬值,美国经济再好,美元也不升值,所以美国的施压政策实际上是为了美国的经济利益,而对中国的经济造成了更大的不利。”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认为。 双向波动条件具备 美国老调重弹,继续指责人民币升值幅度仍不够,然而其“干预”作用似乎越来越有限。专家指出,未来汇率走势将更多由市场决定。 “不要看短期波动,而应更多关注人民币汇率中长期走势,应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结合起来看”,管涛认为,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已具备宏观和微观的条件。宏观上,人民币汇率正趋向均衡合理水平。微观上,在实体经济活动带来的顺差减少的同时,结售汇顺差继续增加,说明企业做多人民币、做空外币的顺周期财务运作加大了套利资金流入压力。 管涛指出,市场供求已成为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人民币汇率走势越来越像股票和债券等资产价格变化,心理预期、价格重估等非流量、非交易因素都可能对汇率水平产生影响。 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人民币汇率弹性将进一步增强,双向波动将成常态。短期内人民币仍有一定贬值空间,但年内整体走势有上升基础。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研究员管清友预计,随着二季度出口和顺差的恢复,人民币汇率会在双向波动中略微升值。 |
相关阅读:
- [ 04-25]人民币跨境结算5年累计11.8万亿 有利企业规避风险
- [ 04-24]少儿版“人民币”销售违法 曝光近10天仍在售卖
- [ 04-23]人民币今年贬值逾3% 创14个月以来新低
- [ 04-18]专家析中国对日策略:拉拢为我所用 获取投资技术
- [ 04-17]一枝一叶总关情——如何看待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
- [ 04-17]福州外贸企业遭遇“砍价”风 人民币贬值甜头缩水
- [ 04-16]中国外汇储备将破4万亿美元 节节升高成烫手山芋
- [ 04-13]IMF和世行春季会议召开 中国经济结构改革受肯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