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男子离婚后侵犯前妻名誉权 被判百度上道歉一个月

2014-04-22 07:50:54 陈洋根 来源:今日早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下岗男离婚后心理失衡,发帖攻击前妻引百万网民围观

侵犯前妻名誉权

男子被判百度上道歉一个月

“本人刘××,因为与前妻吴××2008年离婚后存在巨大争议,感觉被糊弄,思想处于极度愤怒的状态,所以发表了一些偏激的言论,部分事实不能百分之百地核实,对此向吴××表示真诚的歉意。对这部分言论通过删帖和道歉纠正。以后会引以为戒,讨论问题实事求是,是一说一,是二说二,发表文章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检验……”

以上是一份经杭州江干区法院审核后发在百度贴吧浙江吧上的道歉信,道歉人刘某被判网上道歉一个月,并赔偿前妻吴女士包括2万元精神抚慰金在内的损失共计3.4万元。

昨天上午,赔偿款已经执行到位,而刘某的网上道歉从今年4月7日开始网上保留一个月。

离婚和矛盾原因双方各有说法

刘某今年52岁,普通工人,2000年下岗。前妻吴女士比刘某小7岁,从事药品销售行业,并积蓄了巨额的财富。

对于2008年离婚和双方矛盾起因,两人各有说法。

吴女士说,刘某婚前隐瞒了曾经有过婚史的事实,并用花言巧语骗取了她的感情,婚后不久,刘某就露出了本来的劣性,整日好吃懒做、无所事事,而且到处寻花问柳,回家后稍有不顺便对妻女大打出手。

吴女士称,自己在忍受了十几年之后,不得已于2008年与刘某办理了离婚手续,并按刘某心愿分割了婚后财产。原以为从此能够过上平静的生活,但未料到,刘某坐吃山空,原来分给他的几套房子全部被他变卖并挥霍一空,而她经过打拼使公司办得日益红火,刘某产生极不平衡的罪恶心理。

刘某则辩解说,当初两人结婚是吴女士生意不顺而投靠他,但2008年左右,吴女士说为了生二胎要和他假离婚,自己糊里糊涂地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

但后来,离婚假戏真作了,他才发现家庭财产大部分都归了吴女士。

发帖“攻击”前妻引百万网民围观

吴女士说,从2009年底,刘某开始用不同的化名,通过网络发布大量文章,极尽侮辱、诽谤之能事,甚至还公布她的照片和详细住址及手机号码。

原告吴女士一方向法庭提供的证据显示,刘某发布的文章至少有36篇,涉及的网站达500多个,点击、浏览的网民几百万之多。有些文章的内容已经到了不堪入目、让人发指的程度。 吴女士说,刘某这一系列严重的侵权行为给她工作、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除此之外,刘某还通过短信、电话整日骚扰她,并给她的业务单位及亲朋好友散发极尽侮辱、诽谤内容的信函,甚至在她金华的老家四处张贴大字报,内容不仅涉及侮辱、诽谤她,连她年迈的双亲也难于幸免。

由于不堪折磨,她曾被迫将坐落在建德市的一间商铺无偿转让给对方(外加10万元现金),想以此换来平静的生活,岂料刘某尝到甜头后,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变本加厉。

吴女士说,因为刘某的行为,生意伙伴和她中断业务,自己的公司还一度被迫改名。为此,吴女士还多次报警,但事情都没法解决。

法院认定男子侵犯前妻名誉权

2013年8月,吴女士以刘某发信、发帖侵犯其名誉为由,起诉至杭州江干区法院。

对于在离婚后短信电话骚扰吴女士、侮辱女士以及用不同网名发帖“攻击”吴女士,刘某表示认可,并承认是做过这些事情,但刘某认为在这件事情上吴女士也存在过错。

江干区法院审理后认为,公民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可以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刘某发信、发帖中对原告吴女士进行了大量负面描述,而且刘某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吴女士的确存在文中所称的“假离婚”、“贿赂”等不正当行为。刘某的行为客观上已经对原告吴女士造成了伤害,损害了吴女士的名誉及隐私,应承担停止侵权、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的责任。

最终法院判决刘某停止对原告吴女士的侵权行为,并负责消除所有网站上侮辱、诽谤原告吴女士的文章,判决生效后10日内在某知名搜索网站首页上赔礼道歉一个月(内容需经法院审核),赔偿原先包括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2万元、律师费损失1.4万元,合计人民币3.4万元。通讯员 辛成

本报记者 陈洋根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