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和土地相伴60年无法割舍 “老农”成“剩农”

2014-03-18 09:50:33 王兰芳 来源:中国甘肃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其实,吃‘大锅饭’时,人们都抱着混的心思,种庄稼自然花不上工夫,也就学不到种庄稼的本领。到了耕种自己的地时,才知道不敢这样糊弄庄稼地了。”姜解放回忆起过去,农村责任田承包到户,应该说是他作为一个务农的行家里手的开始。

摸索着种了两年后,在村里老农的点拨下,姜解放终于明白:“人只有不糊弄地,地才不会糊弄人。”

老农是对经验丰富、善于耕作的农民的尊称,在他看来,老农就如同老师。

殊不知,没过两年,他自己也成了村民眼中的“老农”!那几年,由于勤快,他们两口子农时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天黑了才回家,地里一棵杂草都没有!不管种什么,他们的产量都比别人高出一截。

“就拿我们家和邻居国安家来说吧,土改时同样是分得10多亩地、1头牛,年龄一样,家里人口也一样,可就三五年光景,两家的境况差别就很大了。”说起务庄稼的感触,姜解放一脸认真的样子。

他说,吃“大锅饭”时偷奸耍滑习惯了,加上国安两口子本就不是勤快人,天天太阳晒到屁股才起床,久而久之,地里杂草比庄稼长得还旺!一年下来,他家打的粮食交完公粮后全家吃饱都勉强,根本没余粮可卖!就这种窘况,国安两口子仍不紧不慢,一有时间就蹲在墙根儿晒太阳,时间一长,他们的日子越过越紧,最后竟连耕牛都卖了!

国安疏于务农的结果,让姜解放感受很深。从此之后,姜解放种起地来,越来越上心了!

刘坪乡地处秦安县北部干旱半干旱山区,自古以来,这里十年九旱,姜解放明白,一家人维持生计尚可,但完全靠种地脱贫致富谈何容易。上个世纪90年代初,姜解放开始试探性地拿出2亩农田,摸索着先种植了苹果。第二年,他又将农田中的8亩地种上了桃树。3年后,果树开始挂果。

“跳跃型的改种,这在当时都是很冒险的,一旦失败,一家人就会面临挨饿,庆幸的是,老天还是很眷顾我的,最终还是成功了!”姜解放说。

几年下来,随着每年千元、万元的进账,姜解放一家从地里尝到了前所未有的甜头,日子愈加过得宽松而又舒坦起来。手里有了一定的积蓄后,在姜解放心里:“土地已经不是唯一的收入来源,而是拥有后的那份踏实。”

“仓里有粮心里不慌,土地就是我们的命根子,只有土地活了,世世代代以务农为生的庄稼人才能得以繁衍生息。”浑身是土的姜解放憨厚地说。

正是有着这份执着,直到现在,和姜解放同样情结的一部分农民仍坚持躬耕种地。

“从8岁至今,我和土地相伴了60年。现如今秦洼村数百亩的土地,劳动耕作的大都是和我一样年迈的老人。怎么也没有想到,当了大半辈子的老农现在却成了干庄稼活的顶梁柱,现如今成为地地道道的‘剩农’了!”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现如今,包括秦洼村在内的大部分农村,“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已日益凸显。

“我儿子40多岁了,除了能简单修剪一下果树外,收割点种等传统农业技术,他压根不会,年轻时就没学过。至于孙子,连庄稼苗子都认不全。”姜解放说起这些,对土地未来的“新主人”,多少有些担忧。

起初,看着村里有些年轻人放着整块整块的地不种,却偏偏爱进城务工,同样是下力气的活,他们为什么要舍近求远,最后弄得农不像农、商不像商的,姜解放当时很不理解。时间一长,有人给他算了一笔账:种1亩麦子的投入是耕种底肥100元,追肥40元,农药30元;种子成本50元;收割180元,打碾100元;耕地70元,下种70元,投入的总费用是640元。而像他们这样的山地,1亩麦子产300公斤小麦,按现在每公斤小麦1.96元估算,收入就是588元。如果遭遇自然灾害,则是入不敷出。

相反,一个青壮年劳力外出即使是去建筑工地干力气活儿,一年务工的纯收入也有2万元左右。从中拿出5000元,按现在每公斤1.96元算,也要买回2500多公斤小麦,足够一家三口人一年的口粮了。

种庄稼一年收成与务工收入之间的巨大反差,促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留守在家的除妇女儿童外,自然就只剩下他们这些老人了!

其实,姜解放的孙子姜宏也有自己的耕地,但是现在都归在父亲姜来成名下。从小学开始就到城里上学,目前已备战高考的他早以习惯了城里的一切。放假回来,每当爷爷让他学着修剪果树时,他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脱:“就算考不上大学,在外面打工每月少说收入也要一两千元,为什么偏要让我靠种田为生呢?”

土生土长的农村娃,谈起对土地的情感,姜宏给爷爷总是那么一句:“我虽是农民出身,但谁也没规定农民就要种地。家里的地,你们愿意种就种,不愿意种就流转出去。”

姜解放听到孙子的这种想法后,落漠了许久。虽说没念过书,也不懂太高深的道理,可有一点他知道,只要是人,他就要吃饭,挣的钱再多,没粮可买了钱又有什么用?就拿他现在来说,完全有能力去买粮吃,但如此一来,地会被撂荒。从情感上来说,这是姜解放怎么都无法接受的。

“从8岁至今,我和土地相伴了60年。现如今,秦洼村数百亩的土地,劳动耕作的大都是和我一样年迈的老人。怎么也没有想到,当了大半辈子的老农现在却成了干庄稼活的顶梁柱,现如今成为地地道道的‘剩农’了!”姜解放多少有些自嘲,但更多的是对土地无法割舍的那份执着。

“按现在这种现状,最多再过10年,我们这些‘剩农’再也没力气下地了,村里会耕种的人怕是很难再找出几个了。”姜解放长叹了一口气。他点上一支烟,坐在地上,看着远处好久没有说话!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