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企“忐忑”中迎接改革
2014-03-11 18:11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唐丽萍 |
分享到:
|
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张正富 李鲲 高洁)“那时候,国企改革太难了,首先是理念上突破不了,也没有政策,不敢改。突破政策框架需要勇气、需要胆量。”全国人大代表、天士力集团董事长闫希军在驻地酒店向记者讲述着15年前他和他的公司在上一轮国企改革中的艰难经历。 闫希军将那时的改革形容为“踩雷”。在他的坚持和“游说”下,这家原来由部队管理的药厂最终成为当时中国第一批由国企改为混合所有制的企业。重获生机的天士力年营业收入从当时的1亿多增长到现在的240多亿。 提起那段往事,军人出身的闫希军说起话来像讲述一场战斗一样铿锵有力。在他眼中,另一场可能更加激烈的战斗即将打响。 中国决策层正在谋划新一轮的国企改革,志在让那些活力不足、靠政策吃饭的国有企业焕发生机。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也成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总基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制定非国有资本参与中央企业投资项目的办法,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 然而,此轮改革不会一帆风顺。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身为国企老总的人大代表说,本轮改革甚至会更困难,关键是企业内部缺少改革的动力。 闫希军说:“国有企业多年来占用了各种优势资源,聚集了多种优质生产要素,主要靠国家划拨。新一轮改革的实质就是除去国有企业这种先天优势,让企业回归它的经营属性,无论国有、民营,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 一位来自东部某省份大型国有能源企业的老总对记者说,已经开启的这一轮国企改革难就难在国有企业极不情愿放弃已经拥有的垄断资源,而且也对被切断垄断资源和要素之后能否很好的生存心里没底。 另一位同样来自东部某省份大型化工类企业的老总则表示,这一轮国企改革如果能完成,中国经济将迎来第二个春天。但是,改革缺乏动力,因为国企的日子是“温水煮青蛙”,至少现在过得很舒服,改起来有难度。 但是,一个市场不能有两种待遇,否则对民营企业不公平,也不利于国企真正做强。因此,中央对改革有很大的决心和勇气。虽然心存忌惮,上述两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国企老总还是对国企改革的“大方向”充满期待。 他们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改革是大势所趋,国有企业以前拥有的垄断优势会被大大削弱,与其等着暴风骤雨来袭,不如早点动手,未雨绸缪。 虽然国企改革的具体方案尚未出台,一些国企已经着手应对改革。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汽车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对记者说:“政府主管部门在紧张酝酿,我们期待细则尽快确定公布,这样我们才能开展具体工作。” 徐和谊透露,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北汽集团自己也在摸索,制定了一些初步想法,但急需细则指导才能与中央精神吻合。 事实上,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序幕两会前夕已经拉开。2月20日,中国石化宣布将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参股,“试水”混合所有制经营。知名地方国企珠海格力、上海光明等,此后也陆续公布了改革方案。 一周后,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地广东召开省属企业与民营企业“对接会”,计划吸引民间资本1000多亿元,规定除承担国家政策性职能、特许专营等极少数国有企业外,其他国有企业均可实施资本混合,国有资本持股比例不设下限。 广东省国资委不仅为“对接”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指引,还列出了时间表:到2015年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2020年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比重超过80%,二级及以下竞争性国有企业基本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当地民营企业用“超出预期”来评价广东国企改革的动作之快及内容之实。闫希军说,希望其他地方的民营企业也不要等太久。(参与采写记者:张舵 倪元锦 娄辰 周凯) |
相关阅读:
- [ 03-11]姜大明谈土地制度改革:必须坚持底线,守住红线
- [ 03-11]证监会:今年将进一步扩大QFII投资 四方面推进资本市场改革
- [ 03-11]陆挺谈金融改革:汇率要动 刚性要解 利率要稳
- [ 03-11]国资委副主任: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一股脑儿推进
- [ 03-11]解读最高检报告:信访改革与打击“外逃”提上日程
- [ 03-10]周强:推进司法改革 提升司法水平
- [ 03-10]浙江代表委员献策行政审批改革
- [ 03-10]代表委员建言国企改革 让政府从微观运营中脱身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