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大雾再掀爆竹禁放之争 环保与民俗矛盾尖锐化
2014-01-31 18:36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政府应重视引导,民众要加强自觉 一边是传统民俗,一边是PM2.5频频袭扰,围绕春节燃放烟花鞭炮的争议实际上是当前社会现实的体现:重大节日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传统,但解决环境问题也是迫在眉睫。今年多个省份的两会期间,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倡议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特大城市禁放烟花爆竹的时机已经成熟。”上海市法学会副秘书长汤啸天认为,“大量事实和数据已经表明,燃放烟花爆竹既危害人身安全,又有害公共利益。” 28日,上海市统计局公布“2014年上海市民燃放烟花爆竹意愿调查报告”,在1000多名调查对象中,85.6%的受访市民表示今年春节不购买烟花爆竹,81.1%市民赞成全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老百姓对于禁放鞭炮的不同意见,增加了治理难度。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陈建宪认为,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放鞭炮是春节习俗中最容易被记忆的一项,但对于大中城市而言,这一习俗的保留受限越来越多。随着城市发展、环境变化,旧民俗难以维系,但人们依然对这些旧民俗保持着很高需求的现实情况下,就需要形成符合时代特征的‘新民俗’来填补,如果只是一味地取消、禁止,也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除夕前,上海市环保局、机管局及公安局联合发文,要求春节期间上海市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不燃放烟花爆竹,以减少环境污染。通知还要求,“领导干部要积极带头不燃放烟花爆竹;要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做好机关、单位职工及家属不放烟花爆竹的劝导工作。” 广州市警方31日提醒市民,发现有非法运输、销售、燃放、储存烟花爆竹等违法行为时,及时拨打110电话进行举报。经查实,警方将对举报人进行奖励。 专家认为,目前人们对燃放烟花鞭炮的习俗仍有很高的需求,一味地限制、禁止不切实际。不过,随着城市发展、环境变化,这些传统民俗也需要与时俱进,用更多样的民俗文化来营造过年氛围。同时,监管部门要从长远出发,推动烟花企业转型升级,开发更多环保的烟花爆竹产品。有专家表示,可以加大研发和推广零污染烟火、电子烟火等新型设备,让不点“火”也能点鞭炮、放烟花成为常态。与此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让“旧文化”能有“新样式”,让群众在燃放烟花爆竹之外,还能有更多热热闹闹的过年选择,有更多的迎新方式。(记者 叶健、陆文军、陈寂、阳建、廖君、卢国强、王颂、王橙澄) |
相关阅读:
- [ 01-31]中国多地现大雾 海南云南受游客追捧
- [ 01-31]河南大雾致20条高速路段关闭 63架次航班延误
- [ 01-31]中央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华中江浙等地有大雾
- [ 01-31]中东部地区有大雾 黄淮长江中下游不宜燃放烟花
- [ 01-30]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大雾预警 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
- [ 01-30]省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福州大年三十热情似火
- [ 01-30]中国多地出现大雾 高速公路航班出行受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