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梅州1月1日电 (杨草原 唐林珍 郑炜梅)记者1日从广东大埔三河镇余里村古窑群考古工作组获悉,余里村古窑群考古发掘工作取得重大成果。陶瓷专家、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成基认为,这些古窑的部分产品当时应该是销往海外的。 他认为,该处是广东省境内已知最早的仿龙泉青瓷窑业遗存,而且是同类窑址中罕见保存较好、规模宏大的明代龙泉系青瓷窑场。 余里窑窑址地处大埔县三河镇余里村水口山尾陲,上世纪六十年代发现。八十年代中期,广东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曾做过小规模的发掘。2013年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中国客家博物馆、大埔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大埔县博物馆等单位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发掘面积为400平方米。 目前,考古工作组发掘探方4个,探沟1条,揭示龙窑遗迹4座,出土大批窑具和瓷器标本。从考古发现情况看,余里古窑址群分布范围较大,现已发现有作坊遗迹。遗址中还有大量废弃堆积瓷碎片和匣钵,出土大量青釉瓷器残件,种类有碗、盘、杯,碟、瓶、炉、砚台、盖罐、灯盏、烛台、印模等十余种日常用瓷以及窑具匣钵、窑垫等生产工具,烧造制作流程等附属建筑均有遗迹保存,遗物丰富。 刘成基介绍,余里窑属浙江龙泉窑系,产品烧成采用南方地区流行的龙窑,用匣钵装烧,制瓷技术和烧成技术高超。他说,从目前的考古发掘情况看,余里古窑群烧造历史悠久。烧制的瓷器精致,造型典雅,装饰艺术富有特色,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看,濒临韩江,水运便利,这些产品部分应该是远销海外。 大埔县素有“南国瓷都”美誉,陶瓷生产至今已经有800多年历史,是中国四大青花瓷生产基地之一,以及出口陶瓷的主产地之一。大埔生产的青花瓷工艺精湛,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以“坯体薄似蛋壳”享誉国内外。2010年,大埔县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青花瓷之乡”称号。(完) |
相关阅读:
- [ 12-31]汉墓出土“保险柜” 内装金属物体等文物(图)
- [ 12-29]陕西宝鸡石鼓山两天“升井”48件青铜器 考古仍未“收官”
- [ 12-29]专家:中国南海尚存千艘古沉船 水下考古困难重重
- [ 12-27]郑州宋代墓葬群疑遭野蛮施工 文物部门:没办法
- [ 12-24]考古研究表明:中国人5300年前就用猫控制鼠害
- [ 12-21]陕西宝鸡石鼓山再次发现珍贵文物 四周已戒严
- [ 12-18]秦始皇帝陵考古现疑似地下“军备库”
- [ 12-05]安徽固镇发现一距今约4500年前古城遗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