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婴幼儿配方乳粉新细则:保驾护航市场 价格期待亲民

2013-12-26 18:10  陈爱平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新华网上海12月26日电(记者 陈爱平)新版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5日发布,重点对生产企业原辅料把关、配方管理、过程控制等9方面内容进行重新规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新细则的出台,如何为婴幼儿乳粉市场保驾护航?终端商品价格是否会水涨船高?

更完整更方便 “龙头效应”凸显

业内人士认为,2013年细则相比起2010年细则,内容上更完整,操作起来也更加方便。

新版细则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须具备自建自控奶源”等要求进行细化,提高原辅料的质量安全和采购管理要求。无论原料是生牛乳还是全脂或脱脂乳粉,企业都要对原料加强控制;包括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等原辅材料,也必须实施批批检验措施。同时,新细则明确规定了婴幼儿配方乳粉各段产品所对应的月龄,也规定了湿法工艺、干法工艺和干湿法复合工艺三种生产工艺的基本流程和审查要求。

在销售终端,产品也将带上“身份证”,让消费者能够从企业网站查询到标签、外包装、质量标准、出厂检验报告等信息。

乳业专家王丁棉认为,新细则能否产生实际效果,还在于企业的执行力。不少条款已经渗透到婴幼儿乳粉生产经营过程中,例如,强调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的运用是新的内容,但是实际上已经有不少企业在管理上符合这一规范。

不过,艾格农业高级乳业分析师陈连芳认为,从“默认”到“强制”,对于资金、技术、人力相对雄厚的龙头企业无疑是“驾轻就熟”,而中小企业则需要加大投入迎合标准。

“对于龙头企业,尤其是市场排名前十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品牌,细则更为利好。”

中商流通行业促进中心乳业研究员宋亮认为,未来会有70%的企业会被淘汰或兼并。“通过兼并重组提高市场集中度,可以淘汰一些生产、管理水平较差的中小乳企,加快企业形成规模效应。”

而王丁棉认为,新细则并没有提及婴幼儿乳粉企业兼并重组的细节,今年以来的若干政策在兼并重组方面也让市场有所动作。因此,新细则并不会立刻催生明年上半年内行业集中的兼并重组。

国货门槛提高 洋货优势仍大

今年以来,关于婴幼儿乳粉行业提升质量的政策频频出台,为国产乳粉市场不断提高门槛。

包括原辅料控制,流程管理,配方管理,质量安全追溯等要求,意味着乳粉生产企业需要增加自动化管理,运用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等。这对于企业来说,无疑将提高成本。

按照规定明年5月31日如达不到标准,将会有不少中小企业或者品牌,因为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具备,可能面临退市。

有业内人士担忧:行业洗牌所留下的市场空间,是否会被强势的“洋品牌”尽数收获。

陈连芳分析,在新细则中关于自检自控奶源的规定,也可能促使企业更愿意选择进口乳粉和干法工艺,再加上目前国内奶源相对紧缺,原辅料成本较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高出太多,可能进一步促使国内企业依赖进口乳粉。

根据近日发布的《2014年关税实施方案》,“供婴幼儿食用的零售包装配方奶粉”“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等”执行5%的进口商品暂定税率,而这两类食品此前的最惠国税率分别是15%和20%。这将进一步提升“舶来品”的竞争力,加剧洋品牌与国产奶粉同台竞争。

平价乳粉难觅 叫好须又叫座

消费者最为关心的是更严的规则是否会导致更高的价格?

“每次新政策一出台,就觉得像是打开了新一轮涨价的窗口。”上海市民王平说,“眼看着国产奶粉抓质量还在进行中,价格却先涨起来了。”

的确,在上海各大超市,除了洋奶粉专柜品类齐全,国产奶粉仅有相对高端、价位较高的商品“一展风姿”,平价乳粉却难觅踪迹。

陈连芳分析认为,如果严格按照新细则,意味着企业不仅在管理流程上加大投入,在人工、信息化等方面也将提高成本。如果成本上涨有理可循,终端商品涨价也在情理之中。

如何让国产奶粉在提高质量的过程中能“叫好又叫座”,单一的细则显然不够,还需要法律、产业等多个方面打好组合拳。

陈连芳认为,目前婴幼儿乳粉企业产生不良后果之后鲜有重罚,在生产流程中的各种检测甚至就可能成为企业推脱责任的借口。应完善食品安全法,或者形成类似奶制品安全法等单行法,建立严惩机制。

王丁棉认为,国内奶源成本高企,应该进一步发展奶源,解决奶源成本高、饲料贵、人工贵等问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