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际> 社会博览 > 正文

巴西“过度城市化”引后患 德国城乡均衡发展值得借鉴

2013-12-13 19:58  钮璇、郑安、陈维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邓宇虹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原标题:巴西“过度城市化”引后患 德国城乡均衡发展值得借鉴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钮璇、郑安、陈维):日前,有关中国该如何城镇化的话题再度引发热议。城镇化,或者说城市化,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是社会发展中必经的一个重要阶段。那么其他国家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他们又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呢?

巴西是金砖国家中城镇化率最高的国家,高达85%。根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巴西的城镇化率有望达到90.7%。这意味着巴西人用了50年的时间,走完了英美等国家一两百年的城镇化进程。

不过,在巴西从农村社会急速转型为城市社会的过程中,社会财富分配悬殊、城市“贫民窟化”等大量社会问题集中暴发。

从农村来到里约热内卢市郊生活的玛利亚,目前在一家公司做保洁,她的邻居中有很多人和她的境遇一样,为了谋生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一名打工者。正如庞大的中国“农民工大军”中的一员,玛利亚依靠微薄的收入支撑着自己的家庭开支,对社会收入不均的问题深有体会。她说:“我的工资是每月一千雷亚尔,450块用来支付房租,100块交各种杂费。我在里约的日子过得很艰难,这里什么都贵,所以我不可能按照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来生活。我们家过的日子,是那种吃什么、穿什么、买什么东西的时候都要计算的,一切消费都在控制之中。”

像玛利亚这样的外来务工人员在巴西还有很多,由于无法支付高额的房屋租金,他们都住在里约的贫民窟里。据统计,约28%的巴西人口居住在1万6千多座贫民窟里。为了改善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巴西政府自2010年推出了“我的家,我的生活”住房计划,但玛利亚却没能成为这些廉价房源的受益者。

“这个计划对我来说这就是一个幻象,我尝试申请过很多次,但直到今天也没有人给我一个答复。有的人去看过那些房子,有的没有水、没有电,根本没法住。所以我是不相信这个计划的。”

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不仅造成城市住房短缺,还对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里约热内卢州战略事务秘书长马塞洛表示,大城市虽然具有吸引力,却并没能很好地“接待”这些新来的客人。

“尽管巴西人的住房条件越来越好,可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停滞不前,没有得到改善。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向中国学习,把巴西的公路、机场等物流设施都加以改善。”

除此之外,外来人口无法真正地融入大城市生活,长此以往便形成了社会治安隐患,不利于社会稳定。巴西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若安娜在一份统计中指出:“这是我们统计的里约贫民窟每个月的治安投诉频率。这份表格上显示,里约的一座贫民窟中发生了一起案件,有十个人在同一天中拨打了投诉电话或报警。2010年以后的表格显示,每天拨打投诉电话的数量增多了,因为人们会针对同一起案件拨打很多次电话,来向警方报告在附近看到了犯罪团伙。”

巴西高速城市化的进程,曾经给该国经济带来过强大的推动作用。然而,“过度城市化”的背后带来的副作用不可忽视。

然而,与之不同的是,城镇化率同样很高的德国,却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

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人口过度集中在大城市是“城镇化”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发展的不均衡。作为世界上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德国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不明显,大城市和小城镇的居民均能享受到诸多现代生活便利。

环球资讯驻德国记者郑安认为,德国城镇化相对合理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德国是由若干个功能互补的多极城市群组成,整个国家的城市区域发展相对均衡,避免出现了人口在大城市扎堆的现象。

“德国的城市大多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比如首都柏林主打的文化产业,法兰克福是金融中心等等。除此之外,德国众多企业并不把自己的总部迁往大城市,而是直接在自己的家乡扎根,企业所在地也因此慢慢发展成一个中小城市,同时,德国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了劳动力可以自由的在不同地区流动,减少了一窝蜂的扎堆大城市的现象,德国也因此远离了‘大城市病’。”

其实,无论是巴西的高速发展还是德国的细致规划,每个国家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都有自己选择的路径。这个过程可能会顺利推进,也可能会出现阵痛,都是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不过,每个国家城镇化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让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那么在未来,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将走向何方呢?我们拭目以待。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