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河南高院:刑案庭审禁止对被告剃光头坐铁笼

2013-12-03 06:46  鲁燕 来源:郑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出庭时,不得剃光头、穿囚衣,不能戴戒具

允许被告人和律师坐在一起,随时沟通

刑事被告人开庭前给大家的印象都是这样的:穿着囚服,剃光头,严重的戴着沉重的脚镣手铐,出庭也都在一个囚笼里接受受审,这在省高院院长张立勇眼里,是最典型的“有罪推定”,还未审,被告人就已经是个罪人了。昨天,省高院在全省法院刑事审判工作会上,传达了最新的刑事审判政策,我省法院将尝试改革刑事法庭布局,在刑事被告人被判刑、进监狱服刑前,不仅被告的这些“犯罪化标签”将去掉,被告人还可以和辩护律师坐在一起,并与公诉人席正面相对,分列审判席两侧,改变之前的庭审“四方格局”,最大限度实现控辩平衡。

郑州晚报记者 鲁燕

刑事被告和辩护人可坐一起

“在刑事被告被判刑、进监狱前,任何人不能先判定被告人有罪,而穿囚衣、剃光头、站囚笼都是有罪推定的表现。”张立勇说,现在刑事审判法庭基本上剥夺了被告人的辩护权,还把被告人放在审判长的对面,被告明显处于受审位置,原来的“控辩审”三方格局变成了“四方格局”。

“被告人最有资格为自己辩护了,你一开始就把他们当做犯罪嫌疑人,怎么实行无罪推定呢?”张立勇说,被告人进入法庭,不是来受审讯的,而是来为自己辩护的。法院只有刑事被告人和罪犯的概念,而没有犯罪嫌疑人的概念。

为了实现庭审控辩平衡,去掉被告的“犯罪化标签”,张立勇说,河南开始尝试改革,法院将和公安、检察院沟通,在刑事被告人被判刑、进监狱服刑之前,不要给犯罪嫌疑人剃光头、穿囚衣,允许他们穿便装出庭;庭审时允许被告人和律师坐在一起,还可随时沟通,并与公诉人席正面相对,分列审判席两侧,改变之前的庭审“四方格局”。

刑事被告人开庭前,得去掉戒具

“不能因为被告人可能会逃脱在开庭时就不去除戒具。”张立勇要求,最高法的关于去除戒具的规定必须严格落实。

张立勇说,庭审时,不要求被告人穿囚服,除少数暴力犯罪、有人身危险的情形外,应当去除戒具,并且为被告人准备记录纸、笔,方便被告人记录和辩护。

“被告人不能戴着戒具出庭,也必须落实,如需戴戒具,必须经法庭批准,否则‘无罪推定’就是虚伪的。”张立勇说,这是硬规定,即便冒着被告人逃跑的风险,也不能令其戴戒具,法警要提高责任心。

如果事先知道被告人有暴力倾向,需要戴戒具,一定要经过批准。

只要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申请

就应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

会议要求,要牢固树立无罪推定原则、疑罪从无规则。摒弃“重打击、轻保护”,以及疑罪从有、疑罪从轻的旧有理念,正确把握适用“疑罪从无”规则的适用条件。

此外,张立勇要求,要建立以庭审为中心的刑事诉讼模式。全面贯彻直接言词原则,落实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做到证据展示在法庭,事实调查在法庭。要保证控辩双方在法庭上享有均等的诉讼权利和机会,保障律师依法履行辩护职责,探索改革现行的刑事法庭布局,去除对被告人的“犯罪化标签”,最大限度地实现控辩平衡。

要严格落实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于非法证据排除,只要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依法提出申请,就应当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侦查和公诉机关应当提供严格、规范的证据证明侦查、讯问活动合法,不存在刑讯逼供,否则,该项被告人供述就应当作为非法证据予以排除,不能作为定案根据使用。

法官不能说“这个你不用说了,庭后提交材料”

“这个你不用说,庭后提交材料吧。” 一些庭审中,律师正在辩护,法官突然打断说。

对此,张立勇说:“人家还没说,你怎么就知道了?你怎么知道的?证据展示在法庭,事实调查在法庭。”没有当庭经过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要保证控辩双方在法庭上有均等的诉讼权利。

重大疑难案件要引入人民观审团

自2009年6月,我省法院开始尝试在审理案件中适用人民陪审团,以便裁决能够充分吸收民意,增强判决的认同度。

昨天,张立勇要求,要在总结人民陪审团工作的基础上,在刑事审判中广泛引入人民观审团,凡是重大复杂疑难的案件、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重点关注的案件、法律评判与社会评判可能出现重大偏差的案件、信访评估认定当事人信访可能性较大的案件等,都要广泛引入人民观审团机制。

要进一步提高人民陪审员在合议庭中的数量和比例,在法官与人民陪审员之间实现平衡,使判决更好地吸纳和体现民意。

按照最高法院实施“倍增计划”的要求,法院要实施“双倍增”计划,按照5万~6万人的目标来增配人民陪审员数量,使更多的普通群众参与司法活动。

严厉打击杀人、抢劫等暴力犯罪

“要依法严惩各类严重刑事犯罪。”张立勇说,要严厉打击杀人、抢劫、绑架、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和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犯罪。此外,还要依法惩治金融、财税、证券、期货等领域的严重犯罪和商业贿赂犯罪,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要依法严惩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危害生产安全、破坏环境资源、公共卫生、非法集资等危害民生的犯罪。要认真贯彻执行司法解释,依法惩处利用信息网络进行诽谤、敲诈勒索、寻衅滋事、非法经营等犯罪,维护正常的网络秩序。

要依法惩治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要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出现的突出犯罪类型和严重犯罪分子,依法予以严惩,坚决遏制相关犯罪的高发态势。

7年来,全省法院主动纠错,对赵作海错案不遮不掩

张立勇指出,这7年来,全省法院审结刑事案件39.5万余件,判处犯罪分子52.5万余人,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对2.9万余名犯罪情节轻微的初犯、偶犯、未成年犯等依法从轻、减轻、免除处罚,减少社会对抗。

妥善审理“9·8矿难”案、“瘦肉精”系列案等一批大案要案,以“证据不足、不能定案”为由,对李怀亮依法宣告无罪,成为新刑诉法实施后全国首例在没有真凶出现、被害人“生还”情况下作出的无罪判决。认真贯彻“保留死刑,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的刑事政策,在保障我省社会治安大局稳定的情况下,判处死刑数量逐年下降,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数量超过死刑立即执行数量。依法纠正冤假错案,对赵作海错案、“天价过路费”等案不遮不掩,主动纠错;认真贯彻“无罪推定”原则、“疑罪从无”规则,对184名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

线索提供 孙志平 常晖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