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中国“草根组织”渐成防治艾滋病宣传生力军

2013-12-01 19:08  冽玮 张一辰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徐家傲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中新网西安12月1日电 题:中国“草根组织”渐成防艾生力军

记者 冽玮 张一辰

在周安秦眼里,身为西安一家非官方公益组织负责人的她,长期致力于防治艾滋病的宣传咨询,却一直游走于灰色边缘地带,无论是光怪陆离的夜总会,还是街头流莺,她的行为与动机常常受到质疑。

类似这样的问题,在中国内地,从事艾滋病防治的民间组织大多遭遇过。

今年12月1日,适逢第26个“世界艾滋病日”,其宣传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共同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旨在号召全社会积极投身于艾滋病防治工作,共同承担防治责任和义务,遏制艾滋病的流行。

自1985年内地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艾滋病一度成为讳莫如深的敏感话题。进入21世纪,中国政府在推动艾滋病防治方面通过建立艾滋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以及“四免一关怀”、《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等政策与措施,为防艾工作的发展注入了源动力。

当“鸡尾酒疗法”、“母婴阻断”、“四免一关怀”此类字眼频繁见诸于媒体的同时,也有专家欣喜地指出,除了官方层面推动外,来自于民间的草根力量在防艾工作中“砝码”日益加重。

由“官防”进入“共防”时代,显然需要相关政策的更迭调整。而事实上,中国官方对于该问题的提法已悄然做出改变,“全民防治”时代的舆论造势已渐趋加强。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2年11月26日,在与防治艾滋病民间组织代表座谈时强调,中国从事艾滋病防治的民间组织有近1000家,他们与感染者、患者接触多、联系紧,更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和细微诉求,是一支不可或缺的特殊力量。

对于25岁的陕西女孩成真(化名)而言,身为艾滋病人,她曾是“病树”一棵;穿越“沉舟侧畔”,跃升为千帆竞发中的一叶扁舟,经历了一段痛苦的心路历程。最终,走进了志愿者行列。她发起的艾滋病草根公益组织名为“艾路同行”,该组织从事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入院探访艾滋病病人、临终关怀、心理健康辅导等公益服务。

“艾滋病病人都怕暴露自己,而我身为他们其中的一员,能够感同身受,知其所想,行其所愿。是开展艾滋病公益服务的一大优势。”成真如是说。

与耳熟能详的抗癌协会相比,艾滋病民间公益组织,针对艾滋病感染者这个群体更具有不可替代性。玛丽斯特普国际西安你我健康服务中心的坚医生告诉中新社记者,物质上的救助往往不是最关键的,需要的是周围人能像对待正常的疾病一样对待他们的病情。能有一个共同的圈子,圈子里的人彼此信任、帮扶和守望,感染者才能有勇气面对“被改变”的生活。

在早已“惊起一滩鸥鹭”的艾滋病防治领域,中国的“草根”以其高度的社会责任心,予以“争渡”。然而,政策和资金等方面所受制约依旧难消。

为男男同性群体进行艾滋病干预的一家民间组织负责人安然透露,像“陕西同康工作组”这样的民间组织,本身非盈利,却只能在工商局以赢利性组织进行注册,而在接受海外公益性机构资助时,又面临外汇结算的重重障碍。他表示,防艾‘草根组织’的生存和成长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同时更需要宽容和认可。

中国官方最新披露称,今年1-9月,中国新发现(发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约7万人,其中89.9%是经性传播,同性性行为导致的感染比例在快速增长。目前,中央财政加大了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经费支持,2013年投入经费比2012年增长10.5%。监测检测、综合干预、抗病毒治疗、预防母婴传播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具体落实到成真这样的艾滋病人身上,是持续进行的免费抗病毒治疗,形成包括帮扶救助等在内的防治模式。民间草根防艾力量则在开展宣传教育,高危人群干预、感染者和病人的关怀与护理等方面,成为中国政府防治艾滋病工作的有效补充与延伸。(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