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短信缘何顽疾难除 背后利益链条难以斩断
www.fjsen.com 2013-08-05 09:18 杨 君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我现在外地出差,这是我的新号,请将房租打到这张卡上。”这是租住在北京市朝阳区农光里小区的小易前两天收到的一条短信,在一堆卡号后面,落款是“房东”。小易向记者抱怨道:“隔三岔五就会收到这种垃圾短信,太恼人了,真希望有关部门好好管管。” 工信部多次发文,开展垃圾短信整治工作,运营商也曾签署治理协议。但垃圾短信却屡禁不止,似乎成了手机用户难以摆脱的“顽疾”。“人人喊打”的垃圾短信为何屡禁不止?这一难题该如何破解? 垃圾短信花样翻新 说起垃圾短信,几乎每个受访的手机用户都深恶痛绝。在北京某国企上班的彭小姐告诉记者:“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垃圾短信,而且名目繁多,促销的、卖房卖车的、骗钱的,甚至还有含色情信息的。多的时候一天能有六七条。”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1月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垃圾短信、骚扰电话拦截报告》,用数据验证了广大手机用户的遭遇。报告显示,2012年,360手机卫士累计为2.2亿用户拦截垃圾短信712亿条,日均拦截近2亿条。根据工信部统计数据,去年我国手机用户数量不到12亿,这意味着每天都有六分之一左右的手机用户受到了垃圾短信的困扰。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曾剑秋表示,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的垃圾短信内容主要以商业广告为主,与最初的内容以色情、诈骗等违法信息为主差别较大,如何鉴定垃圾短信难度加大。 同时,垃圾短信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的报告指出,在用户举报的垃圾短信中,有59%的短信采用点对点的发送方式,比例首次超过了通过端口特服号发送的数量,另有41%的垃圾短信通过联网电脑利用短信端口进行发送,这表明短信发送方更为隐蔽。 此外,垃圾短信的发送也越来越有技术含量,令人防不胜防。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现,“短信僵尸”等新型恶意软件可将用户的手机变为“肉鸡”,操纵其发送大量垃圾短信。而另一类恶意软件,则利用安卓系统或流行软件的漏洞,伪装成任意号码,将有害信息伪装成“短信”形式蒙蔽用户。这种全新的垃圾短信发送方式更难发现,危害更为严重。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16]工信部:手机用户每周收11条垃圾短信
- [ 03-10]移动老总一天也收10多条垃圾短信 呼吁实名制落到实处
- [ 10-26]网友呼吁重典治理垃圾短信 运营商罔闻被指为钱
- [ 10-16]新加坡禁发垃圾短信 一条重罚1万新元
- [ 09-20]数百条短信千万元款:巨款扰民账户银行应该道歉
- [ 05-03]男子两天收到千条“中奖”信息 删短信删到手软
- [ 04-10]网民向垃圾短信宣战 各方积极响应工信部严打举措
- [ 10-19]党报指运营商纵容垃圾短信 屏蔽并无技术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