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江门取消核项目:有环保共识才有多赢结局
www.fjnet.cn 2013-07-15 08:17 刘志权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很多现成的环境事件案例表明,对于环境问题,目前最缺乏的是常识。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专业门槛,需要认知常识;环境问题牵涉公共利益,需要治理常识。共识只能建立在常识的基础上,环保意识有了、环境理念也有了,但如果常识欠缺,只能是众说纷纭而“谣言”生、民意沸腾而“散步”起。说到底,缺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共识不可能凭空长出来。 比如,无论是对核燃料项目还是PX项目,公众都需要有更多了解,不能因为有人反对就“我也反对”,也不能因为极端事件而夸大风险。再比如,政府部门要对舆情反应有预料、对社会风险有预期,不能总是抱着大事化小的心态,希望“生米做成熟饭”后悄然过关。而媒体也需要更为耐心细致地引导舆论、传播常识,不能被无原则的偏激言论裹挟而行。 去年出台的《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已经规定在上项目之前,必须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分析和论证。这是制度完善的重要一步,但如何进一步细化,还有不少工作要做。处身“环境敏感期”,要在更大范围内达成共识,粗放的管理思维早已过时,而有赖于严格的程序保证和严肃的事后究责。 如果对公示发布的时间节点及公示范围作出强制要求,如果由第三方专业权威机构而非利益相关方作安全性评估,如果依照详细条款自动启动听证程序而不是靠“获得项目选址居民支持”等变通方法,很多环境事件,可能都会在凝聚起社会共识的基础上达成政府、投资方和公众的多赢,走向更合理的结局。刘志权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 [ 07-12]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 [ 07-11]部长自嘲环保部“尴尬”网友:“有关部门”最尴尬
- [ 07-10]媒体称环保职能在多部门间未理顺 陷九龙治水困局
- [ 07-08]环保法二审稿未提请人大表决 未提公民环境权
- [ 07-07]广东环保厅:贺江水污染或因矿山开采 已获控制
- [ 07-05]民间环保组织诉讼权将被收回 专家质疑或鼓励侵权
- [ 07-03]检察日报:官办组织难以承受公益诉讼之重
- [ 07-01]环保法修改引发社会关注:修修补补还是伤筋动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