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法制日报:公车改革缺的是顶层设计

www.fjnet.cn 2013-06-14 08:41  张海英 来源:中新网 我来说两句

从“第一个吃螃蟹”的黑龙江省大庆市开始至今,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先后有14个省份的部分县市进行了公车制度试点改革,但能够长效坚持的只是少数,多数试点受多重因素影响或“夭折”,或停滞不前,甚至一些试点已出现公车“回潮”(6月13日《经济参考报》)。

如果说大庆是公车改革“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话,那么,1998年开始的大庆公车改革至今在中国已有十几年历史;而且,参与公车改革试点的省份将近一半。然而,试点改革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改革不是停滞就是“夭折”或是“回潮”,这显然不符合改革初衷,何以如此,值得深刻反思。

从专家分析来看,公车改革“夭折”、停滞、“回潮”的原因大概有三点:一是补贴标准设计不合理引发质疑、遭遇失败;二是缺少更高层面统筹导致改革受挫;三是尽管一些地方公车改革取得成效,但由于财政压力等原因试而未推。但在笔者看来就一个原因:由于缺少“顶层设计”和民众参与,造成地方政府自我改革失败。

毫无疑问,14个省份的公车改革,地方官员既是改革的设计者、推动者,又是被改革的对象,这样的双重角色很难同时演好,陷入“夭折”、停滞、“回潮”一点也不让人意外,因为谁都不想“割自己的肉”。如果“顶层”设计公车改革方案,公众监督方案落实,地方政府只扮演被改革的对象,显然,改革效果会大不一样。

在笔者看来,中国公车改革经过十多年试点,应该到了总结改革经验、统一改革模式、全面正式推行的时候了。因为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无休止试点下去;再说,多数公车改革以失败告终,不应该再执迷不悟、停步不前了,应该借助中央“八项规定”的“东风”,在中国大地上重新掀起一场公车改革。

首先是总结各种改革经验。试点改革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经验,都有值得吸取的教训和“营养”。而且,国外公车的改革和管理经验同样值得借鉴。其次是根据各种经验来设计适合中国国情的统一改革模式。再者,成立专门的部门、制定专门的改革方案来推进中国公车整体改革。

由于各地公车改革各行其是,显然都是碎片化的改革尝试。公车改革试点阶段可以尝试多种模式,但如果全面车改,必须要形成统一模式,因为各地的情况大同小异,都是纳税人在为公车或公车改革埋单。只有形成统一模式,而且这种模式由“顶层”来设计,由公众参与设计,才有希望获得成功。

所谓“顶层设计”,不仅是制定统一的改革方案——类似于医改、房改这样的方案,而且还要组建类似于国务院医改办这样的统一领导协调机构。也就是说,需要成立国务院公车改革办公室来设计、落实公车改革方案;把公车改革提升到与医改、房改同等重要的位置,并有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

遗憾的是,公车改革试点至今,国家层面没有专门的改革方案。尽管有《党政机关公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机关事务管理条例》等法规,但是却不能有效推动公车改革。即使在《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适时出台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但未见该方案出台,而且也仅限于国家机关。(张海英)法制日报

  • 责任编辑: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