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令欢:政策制定者需在稳定和发展中找平衡
2013-03-23 16:12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以下是文字实录: 赵令欢:谢谢!这个题目是通过金融危机预测一下今后的趋势,这是一个有意思,但也十分困难的事,我想立足于我所处的行业谈一些体会。2008年开始的由次贷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大家都有不同的体验,以往的经验,大家都希望有了灾难之后通过一些努力我们可以去恢复,只不过这次到现在为止,虽然世界对是不是恢复还有不同的意见,但总觉得灾难过去了,只不过对是不是恢复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事实上我们没法恢复,金融危机之前是一个世界经济和金融格局,现在危机过去之后,我们过去的格局是不可能再继续了,要建立一个新的格局,在这个格局里面,中国会起很大的作用,比以往想象中作用要大得多的作用。 赵令欢:但中国恰好又是有不同政体,不同文化背景,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从而在形成新的格局里面有一个中国要不断发展和学习,很多不适应,中国改革发展30年,前30年很多先进的模式是搬着西方的教科书到中国来实践的,这一套有些适应,大多数不适应了。西方也是如此,没有意识到中国模式简单的用西方的范例去做不大正确,反复的尝试,反复的失败,乃至于现在开始思考中国到底是怎么样。这个感觉在我这儿比较强烈,因为我们做研究选择是中国经济体里面最基本的要素这个层面去做,但是又要做到宏观,就是每一个企业。从这个角度来讲,我的感觉是这样的。中国实际上金融体系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也面临着很大的机会,它的挑战就是必须能够跟上中国实体经济已经很发达的这么一个现实,用改革开放的方式赶快跟上。 赵令欢:30年过来之后,要看中国的实体经济,不管是制造业还是很多其他方面,中国和国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经是很多了。GM在中国做汽车和在美国做汽车,GM在中国卖汽车和在美国卖汽车,这个市场的融通率是相当高的。而我们的金融市场恰恰落后了,金融仍然有外汇管制,各种各样的管制,仿佛有一道“墙”,这个配制现在有巨大的反差,这个反差是个挑战。政府或者政策制定者需要在稳定和发展中间找平衡,这是中国的事,实际上对我们从业者来说一方面是呼吁更多的开放,更大力度的改革,同时也吸取这个机会,每次开放,每次稍稍的改革就会造成很大的机会。最近大家知道中国金融体系里面资本市场这个环节,现在推动了很多改革开放,好比说QFIC,额度一年之内增加的量比以往都多得多。好比陈主席刚才报告,投资渠道和投资取向在前年开始有了巨大的发展,这些东西都是机会。所以我的第一个预测,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开放会加速,所以机会会增多。 赵令欢:第二点,不会是前30年那种照搬的方式去开放和改革,因为中国的体量已经大到足够大,他自己有自己的特性,所以中国特色会在下一步改革开放里面显得比较多。我举一个例子,还是资本市场的例子,最近证监会组织我们这些做私募的基金考虑快速度进入公募市场,这是一年前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世界还在增值,怎么管私募,怎么管公募的时候,《中国证券法》修法反复要把私募纳进来,最后被踢出去,有很多争议的时候,证监会带头说我们要更多的,有经验的机构的专业管理者来管这个钱,所以私募已经证明了他们的规范性和专业性,是不是进公募,这个能不能做我不知道,我只能说它有很多特色,这件事如果讲出来,拿西方的概念说,大家都会说这是天方夜谭,已经被西方证明无数次要失败的组合,但在中国实际上是可能需要人们严肃讨论的例子。 赵令欢:我就是从我的角度说明中国的金融改革和开放实际上会加速,实体经济已经是全球化,已经是开放的现实,但是同时,加速的改革开放不会是简单的照抄过去的模式,可能这里面有很多是中国特色的创作,所以我就觉得机会和挑战都是在一个新的层面展现给我们,谢谢大家! |
相关阅读:
- [ 03-23]刘世锦: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或已处于转折点
- [ 03-23]郑永年:十年或十五年后中国可以成为高收入社会
- [ 03-23]史蒂芬·罗奇:中国增长帮助世界经济防止箫条
- [ 03-23]吴敬琏:改革路线图核心是建设规则基础上的市场
- [ 03-23]迈克尔·里奇: 要成为创新者需学会容忍失败
- [ 03-23]吴敬琏: 在经济改革过程中需做三件事
- [ 03-23]亨利·基辛格:中美关系要看长远看整体状况
- [ 03-23]李肇星:中美两国遇到的新问题需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友好解决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