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3月1日电 题:60年过去,这个青年的笑容依旧坚定而温暖 新华社记者 头戴军帽,手握钢枪,青春洋溢的脸上,嘴角微微上扬,他的笑容坚定而温暖。今年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60年过去了,雷锋的笑容依旧感染着、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心手相牵、助人为乐,走过漫长岁月,书写新时代的传奇。 笑容,滋养温暖着一代代人心 辽宁抚顺,雷锋生前所在班被国防部命名为“雷锋班”,这里至今还保留着老班长雷锋的床铺,铺上整齐摆放着他生前用过的被褥,珍藏着他的“节约箱”、修鞋机等物品。 “雷锋!”“到!”……每天晚点名,全体官兵齐声应答。60年,2万多天,先后有200多名青年战士走入“雷锋班”,这个仪式,从未改变。 “感觉老班长就在我们身边,鼓舞着我们,要做一个像他一样的士兵。”雷锋班副班长叶子贵说。 雷锋的笑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把志愿服务的火种撒遍华夏大地。目前,仅辽宁省就有7个雷锋主题纪念场馆,有一大批以雷锋名字命名的学校、车间班组、公交车、公共服务窗口等,有各级各类学雷锋标兵2000多人、注册志愿者641万人。 在沈阳,出租车行业组建了雷锋车队。除提供周到文明的服务,每年高考,车队还义务接送考生。“我坚持送考25年了,没有一年‘掉队’,学雷锋,就要实实在在!”出租车司机赵玉海说。 在雷锋曾经工作过的鞍钢,今年65岁的郭明义,自1982年以来一直在此工作。他发起成立的爱心团队汇聚了200多万名志愿者,被誉为“当代雷锋”。“从小到大,雷锋一直是我的榜样。我就照着雷锋去做,问心无愧地做一个好人。”郭明义说。 笑容,凝聚起向上向善的力量 雷锋因公殉职时,只有22岁。这个普通的战士,用他短暂却伟大的一生、平凡却坚定的笑容,凝聚起越来越多向上向善的力量。 他的笑容,是一个信念。1960年11月8日,雷锋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天,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激动的心啊!一时一刻都没有平静……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人民的勤务员。” 抚顺市雷锋纪念馆馆长任广友说:“雷锋是生在旧社会的一个苦命孩子,是党和人民给了他新生。他从心底里热爱党,热爱人民,这是他心底最朴素的信念。” 他的笑容,是一种力量。陆国斌是鲁迅美术学院的一名教师。多年来,他资助学子300余人,花费百万余元;赡养孤寡老人、老弱病残近百名,遍及河北、山东等十余个省市。 “我出身农村,小时候经常听母亲讲雷锋的故事,他的成长经历很艰难,他的事迹我常听得感动落泪。从那时起,我就发誓将来一定要成为像雷锋那样的人。”陆国斌说。 他的笑容,是一面旗帜。雷锋的名字,呼唤着一个又一个普通人加入雷锋队伍,给更多人带去关爱与呵护。截至2022年末,我国注册志愿者已逾2.3亿人,志愿队伍总数达135万个,志愿项目总数1010万个,记录志愿服务时间超过52亿小时。 笑容,烛照志愿服务前行之路 任岁月流逝,雷锋和他的笑容并未远去。在新时代,人们对雷锋的了解,更加丰富而深刻;对雷锋精神的传承,更加坚定而热烈。 抚顺市望花区雷锋小学,雷锋曾担任过校外大队辅导员的地方。数十年来,学校形成一个传统:开学第一周,学生要学习雷锋叔叔做一件助人为乐的好事;第一个月,到学校学雷锋展室参观;第一个学期,带学生参观雷锋纪念馆…… “我们想让学生知道,学雷锋就是从小事做起,从每一件事做起。”这是雷锋小学每一名教师的共识。学校还成立了“小雷锋志愿讲解团”,数百名师生活跃在校园和社会的志愿岗位上。 一手拿颜料盘,一手执画笔,在“90后”鲁迅美术学院学生丁永升的手中,一幅长达4米、宽3米的雷锋画像逐渐成形:雷锋站在人群中,手拿一期《解放军画报》,向少先队员们讲述着画报上的故事。 丁永升说:“雷锋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我们创作的雷锋形象更清新一些,我想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到这种人格魅力。” 不久前,在江西财经大学求学的孟加拉国留学生吴迪来到辽宁抚顺,参观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探寻雷锋精神代代相传的故事。吴迪在校期间了解到雷锋的事迹,自发组建起雷锋国际志愿者协会,和来自十多个国家的同学们一起学雷锋、做好事。 “他的笑容很温暖,又给人以希望。在他的身上,能感受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他不仅是中国人的偶像,也是我的偶像。”吴迪说。(记者孙仁斌、王莹、于也童、洪可润) |
2023-03-01
2023-03-01
2023-03-01
2023-03-01
2023-03-01
2023-03-01
2023-03-01
2023-03-01
2023-03-01
2023-03-01
2023-03-01
2023-03-01
2023-03-01
2023-03-01
20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