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咸菜”微短剧收割了谁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袁璐  2022-04-13 09:18:22

低成本定制剧本先天不足

按业内统计,过去三年,微短剧的年产量从几百部激增至几万部。这些微短剧是如何诞生的?首先得从剧本立项做起。

编剧林爽(化名)就透露,目前短剧剧本一集价格在400元左右,既可以提供成品,也可以按需定制。“要在短时间内将一个故事讲通,自然只能走简单粗暴的风格,不要铺垫,全是冲突,不要承接,全是反转,哪怕我们自己都觉得剧情很‘土’。”林爽说,微短剧呈现的往往是现实世界中几乎不可能发生的极端故事,“只有如此,才能制造紧凑感,让观众沉浸其中。”

在林爽向记者出示的10个短剧剧本提案里,“爱情”“虐心”“反转”“复仇”等成为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

除了原创,更多剧本则是靠编剧“洗”出来的。“根据小说保留大致框架,其他的名字、地点能换就换,防止侵权风险。”短剧编导邓湘(化名)告诉记者,相比电视剧动辄上百万元的投入,一部现代题材的微短剧10万元就足够。这是因为,除了主演是固定的团队人员外,配角之类的基本都会外包。同时,在拍摄场景上也力求精简,一部剧两到三个场景就行。

引流涨粉背后意在直播带货

记者注意到,与传统电视剧讲究近景、中景、远景不同,微短剧几乎都是拉近景、拍脸部特写。“就是强行让观众记住主角。短视频是讲不清楚故事的,我的秘诀就是‘立人设’,没有太多乱七八糟的支线内容。”周潇说,做短剧要的不是专业技术和知识,更需要观众思维,观众爱看就行。

微短剧重在“捧人”的玩法,与赚钱密切相关。记者了解到,目前微短剧的商业模式,主要分为三大类型:分账、广告和电商。但分账和广告仅对于播放量高的头部作品有较大激励,大部分微短剧项目单靠分账收入或直接植入品牌广告,获利很有限。更普遍的赚钱方式是直播带货,而剧集只是引流涨粉的工具。

邓湘就表示,恨不得贴脸拍的特写镜头,让观众可以记住主角的模样,之后,再让用户关注演员的个人账号,粉丝达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带货直播,“这就是为什么配角可以随便外包,招临时工,但主角一定不能换。”

必须警觉的是,微短剧作为“数字咸菜”,在某种意义上是新媒体产业为用户营造的一系列加入了太多“工业糖精”的饕餮幻境。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教授黄钟军表示,一味“爽”与“甜”,对于流量的盲目追逐,让微短剧变得极度同质化。“现阶段的微短剧创作,质量上要切实提高,既要尊重网络传播规律,也要落实平台责任法规,坚决打击反智主义、跟风抄袭、低俗内容,努力净化内容产业生态。”黄钟军说。

1  2  


相关阅读
推荐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日榜
  • |
  • 周榜
  • |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