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爱情片是“刚需” 突破“套路”才能出佳作 爱情题材虽不是最热门的类型,却一直是电影市场的“刚需”。 20世纪80年代,以《庐山恋》为代表的爱情电影轰动中国影坛。两位主演张瑜和郭凯敏年仅23岁,是那个时代不折不扣的青春偶像。而在影片热映之后,庐山风景区也建立了一个只放映《庐山恋》一部影片的影院,并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到了20世纪90年代,冯小刚导演喜剧《不见不散》中的男主人公,是普通都市小人物的缩影, 人物的特征和境遇贴近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大话西游》《重庆森林》《喜剧之王》等电影,也成为观众经典的爱情记忆。 2011年,改编自鲍鲸鲸小说的《失恋33天》用亲切又不失幽默的方式讲述女主角黄小仙从遭遇失恋到走出心理阴霾,上映之后获得热烈反响。从此,剧情轻松浪漫,多以女性为主角的“小妞电影”大行其道,一度风靡市场。 爱情喜剧也颇受欢迎。探讨都市两性关系的“前任”系列,凭借紧贴时代的搞笑段子和接地气的都市爱情故事,引发了超高关注和讨论,从2014年到2017年,一连三部票房越来越高。男女观众都能找到共鸣。 2018年由雷佳音、佟丽娅主演的爱情喜剧《超时空同居》则打出“穿越”“奇幻”元素,“如果时间能重来,我会不会好好珍惜这段感情?”这部电影给很多当下正身处困惑的年轻恋人,带来爱情启迪,获得年轻观众的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青春片成为近年爱情电影的最热载体。这类影片通常由人气高涨的偶像当主演,以遗憾的爱情为主题,加以强烈的情绪渲染,“泪点多”“很好哭”,成为片子卖座的标配。2018年斩获13.61亿元票房的《后来的我们》、2021年产出7.89亿元票房的《你的婚礼》都是这一类型。 IP改编,中等体量、青春校园、偶像主演……似乎已经成为多数青春爱情片的“流量密码”,然而,千篇一律的剧情套路,参差不齐的质量,却导致观众审美疲劳,有网友吐槽,“这些片子就连片名看着都很像,又长又拗口。” 去年底,《爱情神话》的出现,让人看到爱情片的更多可能,再次燃起了观众对爱情片的热情。此时恰逢元宵档期,几部爱情片接踵而来,期待其间能够产生口碑“爆品”、跑出票房“黑马”。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