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当代 用音乐深耕“中国概念” 回顾建党百年的历史,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当今的时代格局下,我们需要怎样的中国故事?北京国际音乐节给出了一份用音乐写成的答卷。 2021年,维瓦尔第、圣-桑、马勒、斯特拉文斯基等西方作曲巨匠以及丁善德、郭文景、陈其钢、谭盾等中国作曲大家分别迎来了诞辰和逝世纪念年。在“大师与纪念”的主题下,专场及“对话”形式的音乐会纷纷上演。10月24日晚的闭幕音乐会上,又一场对话在斯特拉文斯基与他的景仰者谭盾之间展开。北京国际音乐节委约谭盾创作的二胡协奏曲《火祭》迎来了首演,敦煌壁画中出现的古老乐器奚琴,即二胡前身,也在这部作品中再度“复活”发声。 自2001年开始,音乐节通过“委约”的方式向观众介绍了许多优秀作品和国际前沿视野,更为中国自己的音乐家提供了展示的平台。2002年,音乐节正式提出了“中国概念”的主题,大力推荐享誉国际的大家和初出茅庐的新秀。在中国交响乐长远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谭盾如此评价这场对话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会:“能让世界看见中国,也能让中国看见世界。” 形式破圈 让更多人与音乐相遇 “我们从来没有把自己定位成北京‘古典’音乐节。”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邹爽说。从2010年开始,肯尼·加瑞特、崔健、罗大佑等爵士、摇滚名家都曾在音乐节留下过精彩瞬间。今年,在三里屯北区红馆,一台融汇流行、蓝调、爵士等多种风格的音乐会见证了著名歌手成方圆的温情回归。这次奇妙的跨界接触,让她深感“这是一个包容开放的平台”。跨界的碰撞始终在发生,不断拓展着音乐节受众的外沿。 在艺术的传播形式上,本届音乐节继续突破剧场的围墙,4场午间音乐会借着北京音乐广播的电波,从国贸大酒店等地标建筑飞往城市的各个角落。从2019年至今,午间音乐会系列不断扩容,覆盖了许多精致小巧、悠闲放松的室内乐作品类型,带领听众探索交响乐最初的起点。北京国际音乐节节目总监涂松期待,午间音乐会能真正把音乐融入听众的生活中,不必正襟危坐,只需自由而尽情地享受它的陪伴。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